渝州寄王道矩

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拼音

céng wén wǔ yuè dào yú zhōu,shuǐ pāi cháng tíng qì xià liú。
wéi yǒu mèng hún cháng liáo rào,gòng lùn táng shǐ gèng chóu miù。
zhōu jīng gù guó suì shí gǎi,shuāng luò hán jiāng bō làng shōu。
guī mèng bù chéng dōng yè yǒng,yàn wén chuán shàng bào gēng chóu。

注释

  1. 渝州:今重庆(北宋属夔州路)
  2. 王道矩:苏轼友人(生平不详)
  3. 绸缪:缠绵(《诗经》”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4. 更筹:古代夜间报时竹签

译文

曾记得五月共游渝州,江水拍打着长亭阶下流。
唯有梦魂依旧萦绕,难忘共论唐史的缠绵时光。
行舟经过旧地已换时节,寒霜降下江波渐平。
归乡梦断冬夜漫长,厌听船上更鼓报时声。

背景

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冬,苏轼24岁随父苏洵自蜀赴京途中。经渝州时怀念旧游,抒发青年士子的羁旅之思,是其早期怀友诗代表作。

赏析

  1. 时空处理:
  • 今昔对比(五月/冬夜)
  • 虚实交织(实景/梦境)
  1. 情感表达:
  • “梦魂缭绕”的执着
  • “共论唐史”的雅趣
  • “厌闻更筹”的孤寂
  1. 炼字艺术:
  • “拍”字写江动态
  • “收”字状波静态
  • “永”字显夜漫长

评价

  1. 宋·苏辙:”兄长少作已见老成。”
  2. 明·胡应麟:”‘共论唐史’句,可见宋人史学之趣。”
  3. 清·纪昀:”后四句渐入佳境,直逼老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