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
长有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
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朮谁烧厨竈香。
闻道神仙亦相过,只疑田叟是庚桑。
拼音
mén qián gǔ jié wò xié yáng,yuè shì rú liú shì kě shāng。
cháng yǒu yōu rén bēi jìn huì,qiáng xiū yí miào xué qín huáng。
dān shā jiǔ jiào jǐng shuǐ chì,bái zhú shuí shāo chú zào xiāng。
wén dào shén xiān yì xiāng guò,zhǐ yí tián sǒu shì gēng sāng。
注释
- 古碣:古代石碑(此处指楼观台遗迹)
- 晋惠:晋惠帝司马衷(以昏庸著称)
- 秦皇:秦始皇(追求长生典故)
- 白朮:中药(道教炼丹原料)
- 庚桑:庚桑楚(《庄子》中的得道隐士)
译文
斜阳映照门前倒卧的古碑,世事变迁令人感伤。
常有隐士悲叹晋惠帝昏庸,却仍效仿秦始皇修建仙祠。
丹砂久埋染红井水,谁在烧煮白朮飘香?
听说神仙也曾造访,疑那老农就是得道高人。
背景
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苏轼27岁任凤翔签判时。游览道教圣地楼观台,借古讽今表达对统治者求仙的讽刺,是其早期咏史怀古诗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交错(古今对比)
- 意象并置(丹砂/白朮)
- 仙俗混融(神仙/田叟)
- 思想内涵:
- 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 对求仙行为的讽刺
-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用典技巧:
- 历史典故(晋惠/秦皇)
- 道教典故(丹砂/白朮)
- 哲学典故(庚桑楚)
评价
- 宋·苏辙:”兄长此作,已具史家笔法。”
- 明·王世贞:”‘强修遗庙’四字,道尽千古帝王痴妄。”
- 清·纪昀:”结句用《庄子》而不着痕迹,最是妙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