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怀古

王安石

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
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
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
遥谢载醪怯惑者,吾今欲辩已忘言。

拼音

xiān shēng suì wǎn shì tián yuán,lǔ sǒu yí shū fèi tǎo lùn。
wèn xùn sāng má lián yǐ zhǎng,àn xíng sōng jú xǐ yóu cún。
nóng rén tiáo xiào zhuī xún hè,zhì zǐ huān hū chū hòu mén。
yáo xiè zǎi láo qiè huò zhě,wú jīn yù biàn yǐ wàng yán。

注释

  1. 鲁叟:孔子(鲁地老人,代指儒家经典)
  2. 载醪:携酒(陶渊明《饮酒》”提壶挂寒柯”典)
  3. 怯惑者:质疑者(《庄子》”辩士之惑”典)
  4. 忘言: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典

译文

先生晚年归田园,不再研读圣人书。
查看桑麻怜其茂,巡视松菊喜如初。
农人笑谈随入谷,孩童欢叫迎出庐。
遥谢携酒质疑客,我心欲辩却忘述。

背景

此诗作于熙宁九年(1076年)冬,王安石56岁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时。借田园生活抒写其变法失败后的心境转变,融合儒道思想。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动静相生:农人调笑(动)与松菊犹存(静)
    • 今古对话:鲁叟遗书(古)与稚子欢呼(今)
    • 双关修辞:”忘言”兼用陶诗与庄子
    • 场景剪辑:四个独立又连贯的生活片段
  2. ​​思想内涵​​:
    • 仕隐转折:”废讨论”的自我否定
    • 自然疗愈:田园对政治创伤的修复
    • 文化反思:对儒家经学的暂时疏离
    • 终极和解:”欲辩忘言”的哲学超越

评价

  1. 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
    “‘废讨论’三字,半山晚年诗眼。”
  2. 清代吴之振《宋诗钞》:
    “四十字中,具见荆公变法后的精神转向。”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