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峡

苏轼

自昔怀幽赏,今兹得纵探。
长江连楚蜀,万派泻东南。
合水来如电,黔波绿似蓝。
余流细不数,远势竞相参。
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
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
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
坠崖鸣窣窣,垂蔓绿毵毵。
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
绝涧知深浅,樵童忽两三。
人烟偶逢郭,沙岸可乘篮。
野戍荒州县,邦君古子男。
放衙鸣晚鼓,留客荐霜柑。
闻道黄精草,丛生绿玉篸。
尽应充食饮,不见有彭聃。
气候冬犹暖,星河夜半涵。
遗民悲昶衍,旧俗接鱼蚕。
板屋漫无瓦,岩居窄似庵。
伐薪常冒崄,得米不盈甔。
叹息生何陋,劬劳不自惭。
叶舟轻远溯,大浪固尝谙。
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
蛮荒安可驻,幽邃信难妉。
独爱孤栖鹘,高超百尺岚。
横飞应自得,远飏似无贪。
振翮游霄汉,无心顾雀鹌。
尘劳世方病,局促我何堪。
尽解林泉好,多为富贵酣。
试看飞鸟乐,高遁此心甘。

拼音

zì xī huái yōu shǎng , jīn zī dé zòng tàn 。
cháng jiāng lián chǔ shǔ , wàn pài xiè dōng nán 。
hé shuǐ lái rú diàn , qián bō lǜ sì lán 。
yú liú xì bù shù , yuǎn shì jìng xiāng cān 。
rù xiá chū wú lù , lián shān hū sì kān 。
yíng yū shōu hào miǎo , cù suō zuò yuān tán 。
fēng guò rú hū xī , yún shēng sì tǔ hán 。
zhuì yá míng sū sū , chuí màn lǜ sān sān 。
lěng cuì duō yá zhú , gū shēng yǒu shí nán 。
fēi quán piāo luàn xuě , guài shí zǒu jīng cān 。
jué jiàn zhī shēn qiǎn , qiáo tóng hū liǎng sān 。
rén yān ǒu féng guō , shā àn kě chéng lán 。
yě shù huāng zhōu xiàn , bāng jūn gǔ zǐ nán 。
fàng yá míng wǎn gǔ , liú kè jiàn shuāng gān 。
wén dào huáng jīng cǎo , cóng shēng lǜ yù cēn 。
jìn yīng chōng shí yǐn , bú jiàn yǒu péng dān 。
qì hòu dōng yóu nuǎn , xīng hé yè bàn hán 。
yí mín bēi chǎng yǎn , jiù sú jiē yú cán 。
bǎn wū màn wú wǎ , yán jū zhǎi sì ān 。
fá xīn cháng mào xiǎn , dé mǐ bù yíng dān 。
tàn xī shēng hé lòu , qú láo bù zì cán 。
yè zhōu qīng yuǎn sù , dà làng gù cháng ān 。
jué shuò kōng xiāng shì , ōu yā mò yǔ tán 。
mán huāng ān kě zhù , yōu suì xìn nán dān 。
dú ài gū qī gǔ , gāo chāo bǎi chǐ lán 。
héng fēi yīng zì dé , yuǎn yáng sì wú tān 。
zhèn hé yóu xiāo hàn , wú xīn gù què ān 。
chén láo shì fāng bìng , jú cù wǒ hé kān 。
jìn jiě lín quán hǎo , duō wéi fù guì hān 。
shì kàn fēi niǎo lè , gāo dùn cǐ xīn gān 。

注释

1.幽赏:对幽美景致的欣赏。
2.纵探:尽情探访。
3.万派泻东南:长江支流众多,奔流向东南。
4.合水来如电:支流汇入长江,迅疾如闪电。
5.黔波绿似蓝:黔江(今重庆黔江)水色碧绿。
6.连山忽似龛:两岸山势陡峭,如佛龛般突兀。
7.蹙缩作渊潭:江水在峡谷中收缩,形成深潭。
8.窣窣:形容崖石坠落的声音。
9.毵毵:草木垂挂茂密的样子。
10.石楠:常绿灌木,生长于崖壁。
11.惊骖:受惊的马(喻山石险峻)。
12.邦君古子男:指当地土司制度(古诸侯爵位)。
13.荐霜柑:以柑橘待客。
14.彭聃:彭祖与老子(喻长寿隐士)。
15.昶衍:前蜀末代君王王衍(暗喻兴衰)。
16.劬劳:劳苦。
17.矍铄:形容老人精神矍铄。
18.孤栖鹘:独居的鹰隼(象征超脱)。

译文

从过去怀幽赏,现在可以放探。
长江连楚蜀,万股泻东南。
合水来像闪电,黔波绿像蓝。
余流细不敷,速势竞相参与。
入峡初无路可走,连山忽似龛。
心绪收浩渺,蹙缩作深潭。
风过像呼吸,云生似吐含。
坠崖鸣窣窣,垂蔓绿毵毵。
冷翠多崖竹,我生来就有石楠木。
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
绝涧知道深浅,樵童忽两三。
人烟偶然遇到郭,沙岸可登篮。
野戌边远州县,邦君古代子爵、男爵。
放衙在晚上鼓,留客人推荐霜柑橘。
闻道黄精草,丛生绿玉矫健。
都应补充饮食,不见有彭耽。
气候冬天也温暖,星河半夜涵。
遗民悲伤刘昶衍,孟昶从这里进入觐见,王衍也蜀主。
旧的风俗习惯与鱼蚕。
版房屋漫无瓦,岩在窄似庵。
砍柴常冒什么险,得米不超过甔。
叹息生活有什么简陋,辛劳不感到惭愧。
叶舟轻装远战栗,大浪曾熟悉。
惊讶熔化空观察,呀呀莫交谈。
蛮夷怎能停下,幽深信难妉。
独爱孤栖鹊,高超百尺岚。
横飞应自收到,远飚似乎没有贪婪。
振翼游霄汉,无心顾麻雀锈。
尘劳世方病,我怎么可以局促。
完全理解林泉好,多为富贵时。
试试看飞鸟娱乐,高逃走这心里甜。

背景

时间: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冬。
事件:苏轼24岁,随父苏洵、弟苏辙自蜀地出三峡,赴京应试。
背景:此诗为苏轼早期纪行诗代表作,记录穿越三峡的震撼体验,展现其青年时期的雄奇诗风与政治抱负。

赏析

1.结构特点
地理宏阔(1-8句):以长江水系为背景,展现壮阔景象。
峡谷奇观(9-20句):用动态描写(如”风过如呼吸””怪石走惊骖”)表现三峡之险。
民生观察(21-30句):记录峡江百姓艰苦生活(”板屋无瓦””伐薪常险”)。
人生哲思(31-40句):借”孤栖鹘”表达超脱尘世之志。

2.艺术手法
比喻新奇:如”风过如呼吸””怪石走惊骖”,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对比强烈:壮丽山水vs贫苦民生,体现苏轼的社会关怀。
象征意义:以”孤栖鹘”自喻,表达高洁志向。

3.思想内涵
既有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也有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结尾”高遁此心甘”反映早期苏轼的隐逸倾向,与后来”超然”人生观一脉相承。

评价

1.宋·黄庭坚:”东坡此诗,笔力雄放,如三峡奔涛,不可羁束。”
2.明·王世贞:”‘风过如呼吸’五字,写尽峡江神韵,后无来者。”
3.清·纪昀:”前半写景奇绝,后半议论深沉,已见东坡终身诗格。”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