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程给事知越州

王安石

千骑东方占上头,如何误到北山游。
清明若睹兰亭月,暖热因忘蕙帐秋。
投老始知欢可惜,通宵豫以别为忧。
西归定有诗千首,想肯重来贲一丘。

拼音

qiān qí dōng fāng zhàn shàng tóu,rú hé wù dào běi shān yóu。
qīng míng ruò dǔ lán tíng yuè,nuǎn rè yīn wàng huì zhàng qiū。
tóu lǎo shǐ zhī huān kě xī,tōng xiāo yù yǐ bié wéi yōu。
xī guī dìng yǒu shī qiān shǒu,xiǎng kěn chóng lái bēn yī qiū。

注释

  1. 程给事:程之邵,时任给事中
  2. 越州:今浙江绍兴(古称会稽)
  3. 北山:指钟山(南京紫金山,时程氏暂游)
  4. 兰亭:王羲之兰亭雅集地(在越州)
  5. 蕙帐:隐士帐幔(孔稚珪《北山移文》典)
  6. 贲一丘:装饰小山(喻再次来访)

译文

千骑仪仗赴越州,为何误游北山幽?
清明当赏兰亭月,贪恋暖热忘蕙秋。
年迈方知欢聚贵,彻夜预为离别忧。
西归必得诗千首,盼君再访小山头。

背景

此诗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55岁任杭州知州时。为送别友人程之邵赴任越州而作,反映”元祐更化”时期士大夫的仕宦心态。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错位:”北山游”与”兰亭月”的虚实对照
    • 温度意象:”暖热”与”秋”的情感反差
    • 数字夸张:”千骑””千首”的壮阔气势
    • 用典自然:双关”蕙帐”的仕隐隐喻
  2. ​​思想内涵​​:
    • 宦游哲理:”投老知欢”的生命觉悟
    • 雅集追慕:对兰亭文化的致敬
    • 离情新解:以”豫忧”替代传统伤别
    • 文人相期:以诗为约的重聚期待

评价

  1.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豫以别为忧’五字,翻转千古离别套语。”
  2. 清代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
    “四十字中,具见元祐文人交游之雅。”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