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定林壁

王安石

定林自有主,我为林下客。
客主各有心,还能共岑寂。

拼音

dìng lín zì yǒu zhǔ,wǒ wéi lín xià kè。
kè zhǔ gè yǒu xīn,hái néng gòng cén jì。

注释

  1. 定林:金陵钟山定林寺
  2. 林下客:隐居者(典出《世说新语》)
  3. 岑寂:幽静(佛教”寂灭”境界)

译文

定林寺本有住持,我暂作林中隐客。
主客虽各怀心绪,竟能同享这方幽寂。

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王安石57岁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时。诗中借定林寺主客关系,抒写其政治失意后的禅悟心境,是”半山体”晚期代表作。

赏析

  1. 结构艺术:
  • 前两句:空间关系(主客定位)
  • 后两句:精神关系(超越主客)
  1. 禅意表达:
  • “各有心”否定执着
  • “共岑寂”印证空性
  1. 语言特色:
  • 20字中含3处矛盾统一
  • “还能”转折见悟境

评价

  1. 宋人惠洪:”荆公此绝,得曹溪’本来无一物’意。”
  2. 明人王世贞:”二十字中具宾主话头,可入《景德传灯录》。”
  3. 清人沈德潜:”宋人理趣,至此极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