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齐安壁

王安石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

拼音

rì jìng shān rú rǎn,fēng xuān cǎo yù xūn。
méi cán shǔ diǎn xuě,mài zhǎng yī xī yún。

注释

  1. 日净:阳光明净
  2. 风暄:春风和暖
  3. 薰:花草香气
  4. 麦涨:麦浪起伏
  5. 一溪云:倒映溪中的云影

译文

明净阳光将山色染得鲜亮,和煦春风催生芳草清香。
枝头残梅如雪点缀,麦浪起伏似云漫溪塘。

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春,王安石55岁任江宁知府时。诗中描绘江南早春田园风光,展现其罢相后寄情山水的闲适心境,是”半山体”写景小诗的代表作。

赏析

  1. 意象组合:
  • 天象意象(日/风)
  • 植物意象(梅/麦)
  • 水文意象(溪/云)
  1. 艺术手法:
  • “如染””欲薰”的通感运用
  • “雪”喻梅的巧妙联想
  • “云”喻麦浪的空间转换
  1. 观察特色:
  • 宏观(山色)到微观(残梅)
  • 视觉(如染)到嗅觉(欲薰)
  • 静态(日净)到动态(麦涨)

评价

  1. 宋人叶梦得:”荆公小诗,淡中见工。”
  2. 明人杨慎:”‘麦涨一溪云’五字,尽得江南神韵。”
  3. 清人王士禛:”二十字中,有画理,有天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