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郊

苏轼

惠州归善县治之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盘石小潭,可以垂钓,作《江郊》诗云。
江郊葱昽,云水蒨绚。
碕岸斗入,洄潭轮转。
先生悦之,布席闲燕。
初日下照,潜鳞俯见。
意钓忘鱼,乐此竿线。
优哉悠哉,玩物之变。

拼音

jiāng jiāo cōng lóng,yún shuǐ qiàn xuàn。
qí àn dòu rù,huí tán lún zhuǎn。
xiān shēng yuè zhī,bù xí xián yàn。
chū rì xià zhào,qián lín fǔ jiàn。
yì diào wàng yú,lè cǐ gān xiàn。
yōu zāi yōu zāi,wán wù zhī biàn。

注释

  1. 葱昽:草木青翠茂盛
  2. 蒨绚:色彩鲜明绚丽
  3. 碕岸:曲折的河岸
  4. 洄潭:漩涡深潭
  5. 闲燕:安闲宴坐
  6. 潜鳞:水中游鱼
  7. 意钓:超功利的垂钓(典出《庄子》)

译文

惠州归善县衙北行数百步到江边,稍西处有岩石围成的小潭,可作垂钓,因而写下这首《江郊》诗。

江岸草木葱郁,云水色彩绚烂。
曲折岸线深入江中,漩涡深潭回旋流转。
东坡居士心生欢喜,铺席安坐悠然。
朝阳映照水面,鱼群清晰可见。
垂钓之意不在得鱼,乐在竿线之间的趣味。
逍遥自在啊,体察万物变化的玄机。

背景

此诗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60岁贬谪惠州时。诗中通过描写江边垂钓的闲适生活,展现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是苏轼”岭南时期”闲适诗的代表作。

赏析

  1. 结构艺术:
  • 前四句:写景(由远及近)
  • 中四句:叙事(由景及人)
  • 后四句:抒怀(由实入虚)
  1. 艺术特色:
  • “葱昽””蒨绚”的色彩描写
  • “斗入””轮转”的动态捕捉
  • “意钓忘鱼”的典故活用
  1. 思想内涵:
  • 对自然美的发现
  • 对闲适生活的珍视
  • 道家”物我两忘”的境界

评价

  1. 宋人黄庭坚:”东坡南迁后诗,愈朴愈真。”
  2. 明人袁宏道:”‘玩物之变’四字,道尽闲适真趣。”
  3. 清人王文诰:”此篇见东坡随遇而安境界。”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