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约之见招

王安石

君家段干木,为义畏人侵。
冯轼信厚礼,逾垣终褊心。
川坻宁有此,园屋谅非今。
雨过梅柳净,潮来蒲稗深。
种芳弥近渚,伐翳取遥岑。
清节亦难尚,旷怀差易寻。
子猷怜水竹,逸少惬山林。
况复能招我,亲题汉上襟。

拼音

jūn jiā duàn gān mù,wèi yì wèi rén qīn。
féng shì xìn hòu lǐ,yú yuán zhōng biǎn xīn。
chuān chí níng yǒu cǐ,yuán wū liàng fēi jīn。
yǔ guò méi liǔ jìng,cháo lái pú bài shēn。
zhǒng fāng mí jìn zhǔ,fá yì qǔ yáo cén。
qīng jié yì nán shàng,kuàng huái chà yì xún。
zǐ yóu lián shuǐ zhú,yì shǎo qiè shān lín。
kuàng fù néng zhāo wǒ,qīn tí hàn shàng jīn。

注释

  1. 段干木:战国魏贤士(喻园主)
  2. 冯轼:凭轼致敬(《礼记》典故)
  3. 逾垣:翻墙逃避(《孟子》典故)
  4. 川坻:水岸高地
  5. 蒲稗:水草
  6. 子猷:王徽之字(东晋爱竹名士)
  7. 逸少:王羲之字(东晋书法家)
  8. 汉上襟:衣襟题诗(东汉典故)

译文

君家如段干木般高义,坚守道义不惧侵凌。
有人凭轼行礼致敬,亦有人翻墙显褊心。
这般临水亭台何处寻?古今园墅难比此景。
雨洗梅柳更显清秀,潮涨时蒲稗丛生。
近岸遍植芬芳花木,伐去杂树远山现形。
高洁品行虽难企及,旷达情怀尚可追寻。
似子猷爱水竹成癖,如逸少乐山林忘情。
何况主人邀我同游,容我题诗衣襟抒怀。

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56岁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时。诗中借咏段氏园亭,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其晚年”半山体”诗风特征。

赏析

  1. 结构艺术:
  • 前四联:由典故到实景的层层递进
  • 后四联:从景物到情怀的自然升华
  1. 艺术特色:
  • “雨过””潮来”的动态捕捉
  • “种芳””伐翳”的匠心经营
  • 双典并用的厚重感(子猷/逸少)
  1. 思想内涵:
  • 对隐士风骨的追慕
  • 对自然情趣的珍视
  • 文人雅集的精神共鸣

评价

  1. 宋人叶梦得:”荆公暮年小诗,淡雅处不减王维。”
  2. 明人王世贞:”‘雨过梅柳净’五字,可作园林楹联。”
  3. 清人方东树:”结句见宋人题壁风雅。”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