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言东南游,午饭投僧馆。
山白梅蕊长,林黄柳芽短。
笭箵沙际来,略彴桑闲断。
春映一川明,雪消千壑漫。
鱼随竹影浮,鸟误人声散。
翫物岂能留,干时吾自懒。
拼音
jià yán dōng nán yóu,wǔ fàn tóu sēng guǎn。
shān bái méi ruǐ cháng,lín huáng liǔ yá duǎn。
líng xīng shā jì lái,lüè zhuó sāng xián duàn。
chūn yìng yī chuān míng,xuě xiāo qiān hè màn。
yú suí zhú yǐng fú,niǎo wù rén shēng sàn。
wán wù qǐ néng liú,gān shí wú zì lǎn。
注释
- 驾言:驾车出游(《诗经》”驾言出游”)
- 笭箵(líng xīng):渔具
- 略彴(lüè zhuó):小木桥
- 翫物:玩赏景物
- 干时:求取功名
译文
驱车向东南漫游,午间投宿山寺。
山间白梅含苞待放,林间柳芽初黄尚短。
渔具从沙滩搬来,小桥在桑田间时隐时现。
春光映得江水透亮,残雪消融漫布千谷。
鱼儿追着竹影游动,鸟儿被人声惊散。
赏玩景物岂能久留?求取功名我自懒怠。
背景
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王安石41岁任常州知州期间。诗中记录春日山寺所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展现其早期诗风中的闲适意趣,亦暗含对仕途的疏离感。
赏析
- 对仗艺术:
- “山白梅蕊长,林黄柳芽短”的色彩对
- “鱼随竹影浮,鸟误人声散”的动静对
- 空间构建:
- 由近及远(僧馆→山梅→千壑)
- 由实入虚(景物→心绪)
- 思想表达:
- 前八句写景的盎然生机
- 末二句抒怀的淡泊自适
评价
- 宋人李壁:”公早年诗如此清丽,后乃益为简劲。”
- 明人唐顺之:”‘鱼随’一联,得陶谢山水真趣。”
- 清人方东树:”结句见荆公本色,非真懒也,不屑而已。”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