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都山

陆游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闲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
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
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乞我诛茆地,灵苗得共烹。

拼音

míng shān jìn jiāng bù,là jī dé xián xíng。
bēn lù chōng rén guò,cáng dān chè yè míng。
táng bēi duō duàn shí,liáng diàn bàn qī qīng。
dòng kǒu yún cháng yǒng,yán yá bǎi zài róng。
xíng féng fù lóng kè,wò tīng sòng chuán shēng。
qǐ wǒ zhū máo dì,líng miáo dé gòng pēng。

注释

  1. 蜡屐:涂蜡的木屐,指登山鞋
  2. 藏丹:道家炼丹的丹药
  3. 唐碑:唐代碑刻
  4. 梁殿:南朝梁代佛殿
  5. 檐牙:屋檐翘角
  6. 负笼客:采药人
  7. 诛茆地:开辟茅草地
  8. 灵苗:珍贵药草

译文

沿着江边漫步名山,穿着木屐悠闲前行。
野鹿突然从身边奔过,丹炉整夜泛着微光。
唐代碑文多已残损,梁代佛殿半已倾斜。
山洞常有云雾涌出,檐角古柏再度繁荣。
路上遇见采药之人,躺卧静听江船桨声。
请求分我一块荒地,好与道友共煮灵药。

背景

此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陆游75岁闲居山阴时。诗中描写游览山寺的见闻,通过对古迹的凭吊,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陆游晚年”身闲未忘济世心”的思想境界。

赏析

  1. 结构特点:
  • 前四联:写游山所见
  • 后二联:抒隐逸之志
  1. 艺术手法:
  • “奔鹿冲人过”的动态捕捉
  • “梁殿半欹倾”的历史沧桑感
  • 虚实相生的意境营造
  1. 思想内涵:
  • 对自然野趣的热爱
  • 对历史遗迹的感怀
  • 对修道生活的向往

评价

  1. 明人胡应麟:”放翁山寺诸作,得王孟之幽而兼杜陵之骨。”
  2. 清人纪昀:”‘诛茆”共烹’语,见放翁老犹壮心不已。”
  3. 钱仲联:”此诗体现南宋士大夫儒道互补的精神世界。”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