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庙初更十二章,还舆诏跸幸诸庠。
法天辟水遥迎仗,应月深衣不乱行。
风动四夷将遣子,礼行三舍遂宾王。
前知此举追虞氏,果有球音发舜堂。
拼音
yuán miào chū gēng shí èr zhāng,huán yú zhào bì xìng zhū xiáng。
fǎ tiān pì shuǐ yáo yíng zhàng,yìng yuè shēn yī bù luàn xíng。
fēng dòng sì yí jiāng qiǎn zǐ,lǐ xíng sān shè suì bīn wáng。
qián zhī cǐ jǔ zhuī yú shì,guǒ yǒu qiú yīn fā shùn táng。
注释
- 原庙:太庙别殿(《汉书·叔孙通传》”立原庙”)
- 十二章:帝王礼服纹样(《尚书·益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
- 三舍:宋代太学三舍法(《宋史·选举志》)
- 球音:玉磬声(《尚书·益稷》”戛击鸣球”)
译文
太庙更衣换冕服,銮驾亲临太学堂。
依天制水设仪仗,顺月裁衣礼制彰。
四夷风闻遣子弟,三舍礼成尊圣王。
早知此举追虞舜,舜堂果奏玉磬扬。
背景
此诗作于元祐七年(1092年),秦观44岁任秘书省正字时。记录宋哲宗临幸太学盛况,反映”元祐更化”时期的文化复兴。
赏析
- 艺术特色:
- 典章叙事:完整呈现帝王仪轨
- 时空建构:原庙(起点)-太学(终点)的礼仪空间
- 炼字精准:”辟”字显礼制威严
- 今古呼应:虞舜与宋哲宗的德政类比
- 思想内涵:
- 王道理想:”风动四夷”的教化愿景
- 礼治精神:深衣十二章的符号意义
- 历史意识:对三代之治的追慕
- 政治隐喻:”舜堂球音”的盛世期许
评价
- 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
“‘球音舜堂’四字,尽得应制体要义。” - 清代纪昀《四库提要》:
“五十六字中,具见元祐礼乐之盛。”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