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王钦之自圆庵

秦观

诛茅北户结圆庐,从事风流入画图。
珠箔粉垣藏混沌,葛巾藜杖造虚无。
春闲居士天花室,昼静仙人白玉壼。
遥想吏行凫鹜散,沉烟一穗对团薄。

拼音

zhū máo běi hù jié yuán lú,cóng shì fēng liú rù huà tú。
zhū bó fěn yuán cáng hùn dùn,gé jīn lí zhàng zào xū wú。
chūn xián jū shì tiān huā shì,zhòu jìng xiān rén bái yù hú。
yáo xiǎng lì xíng fú wù sàn,chén yān yī suì duì tuán báo。

注释

  1. 自圆庵:王钦之书斋(”圆”取《周易》”圆而神”义)
  2. 诛茅:刈除茅草(《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
  3. 混沌:道家元气(《庄子·应帝王》”混沌七日死”)
  4. 白玉壼:仙家酒器(《列仙传》”壶公悬壶”)

译文

刈茅北窗筑圆庐,风雅行止入画图。
珠帘粉墙藏大道,葛巾藜杖访虚无。
春闲堪比天花室,昼静真如白玉壶。
遥想官衙群吏散,炉烟袅袅映蒲团。

背景

此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秦观42岁任秘书省正字时。通过题咏友人书斋,反映元祐时期士大夫”吏隐”风尚。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虚实相生:珠箔(实)与混沌(虚)的哲学映照
    • 色彩构图:粉垣(白)与沉烟(青)的淡雅色调
    • 炼字精准:”造”字显主动求道
    • 时空叠印:吏行(动)与团薄(静)的官隐对照
  2. ​​思想内涵​​:
    • 吏隐哲学:调和仕隐的生存智慧
    • 道家情趣:”混沌””虚无”的玄学追求
    • 文人雅趣:书斋美学的诗意呈现
    • 批判意识:”凫鹜散”的官场疏离

评价

  1.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天花白玉’之喻,开后来斋室诗境。”
  2. 清代纪昀《四库提要》:
    “五十六字中,具见元祐文人雅致。”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