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带横秋匣,寒流烟暮堂。
风尘如未息,持此奉君王。
拼音
gǎo dài héng qiū xiá,hán liú yān mù táng。
fēng chén rú wèi xī,chí cǐ fèng jūn wáng。
注释
- 缟带:白色剑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缟带以朝”)
- 寒流:剑光寒意(《越绝书》”太阿剑光如流星”)
- 风尘:战乱(《后汉书·班固传》”风尘未弭”)
译文
素白剑囊卧秋匣,寒光流影满暮堂。
若然战乱仍未止,愿持此剑献君王。
背景
此诗作于元祐二年(1087年),秦观39岁任蔡州教授时。通过记梦咏剑,反映”元祐更化”时期士人的家国情怀。
赏析
- 艺术特色:
- 梦境写实:虚幻梦境与具象剑器的交融
- 光影塑造:”寒流”与”暮堂”的冷色调对比
- 炼字精准:”横”字写宝剑蛰伏状态
- 结构张力:静态器物与动态志向的反差
- 思想内涵:
- 文人侠气:书剑双修的士人理想
- 政治寄托:”奉君王”的臣节表达
- 现实关怀:”风尘未息”的忧患意识
- 心理补偿:梦中实现现实未竟之志
评价
-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寒流暮堂’四字,尽得少游诗剑合气之妙。” - 清代纪昀《四库提要》:
“二十字中,具见元祐文人忠愤相兼之态。”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