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倪老伯辉九曲池有怀元龙参寥

秦观

云月娟娟淮海秋,隋家池上共浮游。
可怜一段风流事,特欠支郎与子猷。

拼音

yún yuè juān juān huái hǎi qiū,suí jiā chí shàng gòng fú yóu。
kě lián yī duàn fēng liú shì,tè qiàn zhī láng yǔ zǐ yóu。

注释

  1. 隋家池:隋炀帝扬州行宫遗址(《扬州府志》载”九曲池”)
  2. 支郎:支遁(东晋高僧,善谈玄理)
  3. 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雪夜访戴典故)

译文

云月清朗映淮海秋色,同游隋宫旧苑池畔。
可惜这段风流雅事,唯独缺少支遁与徽之。

背景

此诗作于元祐二年(1087年),秦观39岁任蔡州教授时。通过秋夜怀古,反映北宋新旧党争中士人的精神寄托。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古今映照:隋宫遗址与东晋风流的时空交错
    • 用典自然:支郎、子猷的魏晋风度象征
    • 炼字精准:”娟娟”写月色澄澈
    • 留白手法:”特欠”的遗憾艺术
  2. ​​思想内涵​​:
    • 文化追慕:对魏晋风度的向往
    • 现实隐喻:新旧党争中的精神缺位
    • 审美理想:”风流”的价值重构
    • 地域认同:淮海秋色的文化记忆

评价

  1.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特欠’二字,道尽少游慕晋风流之思。”
  2. 清代纪昀《四库提要》:
    “二十八字中,具见淮海诗之婉约深致。”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