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杨德逢

王安石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
有苑者柳,在水之湄。
有鸣仓庚,岂曰不时。
求其友声,颉之颃之。
嗟我怀人,何日忘之。
六日不檐,方何为期。
期逝不至,我心西悲。
跂予望之,其室则迩。
一者之来,我心则喜。
我之怀矣,升彼虚矣。
爱而不见,云何吁矣。

拼音

wǒ xíng qí yě,chūn rì chí chí。
yǒu yuàn zhě liǔ,zài shuǐ zhī méi。
yǒu míng cāng gēng,qǐ yuē bù shí。
qiú qí yǒu shēng,xié zhī háng zhī。
jiē wǒ huái rén,hé rì wàng zhī。
liù rì bù yán,fāng hé wéi qī。
qī shì bù zhì,wǒ xīn xī bēi。
qǐ yú wàng zhī,qí shì zé ěr。
yī zhě zhī lái,wǒ xīn zé xǐ。
wǒ zhī huái yǐ,shēng bǐ xū yǐ。
ài ér bù jiàn,yún hé xū yǐ。

注释

  1. 仓庚:黄莺古称(《诗经·豳风》”仓庚于飞”)
  2. 颉颃:鸟上下翻飞(《诗经·邶风》”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3. 不檐:未遇(《方言》”檐,待也”)
  4. 虚:山丘(《诗经·鄘风》”升彼虚矣”)

译文

漫步郊野,春日悠长。
依依垂柳,水畔轻扬。
黄莺啼鸣,怎说非时?
求觅友声,上下翱翔。
嗟叹怀人,何曾相忘?
六日未遇,约期何方?
期约不至,我心西伤。
踮脚远望,居所虽近。
若得一见,欣喜若狂。
我怀此情,登彼高冈。
爱而不见,何其忧伤。

背景

此诗作于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43岁任颍州知州时。通过春日怀友,抒写”庆历新政”失败后的孤寂心境,反映北宋士大夫的贬谪情怀。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比兴手法:以”仓庚求友”喻怀人之思
    • 时空叠印:六日等待(时间)与登高远望(空间)的交织
    • 心理描写:”我心则喜”到”云何吁矣”的情感跌宕
    • 炼字精准:”颉颃”的动态捕捉
  2. ​​思想内涵​​:
    • 政治孤寂:”怀人”背后的党争隐喻
    • 自然疗愈:春日意象的心灵慰藉
    • 契约精神:”期逝不至”的诚信焦虑
    • 空间哲学:”室迩人远”的心理距离

评价

  1. 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
    “‘爱而不见’四字,尽得《诗》《骚》遗韵。”
  2.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
    “八十字中,具见北宋怀人诗之深婉。”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