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道光及安大师

王安石

春日载阳,陟彼高冈。
乐彼之园,维水泱泱。
维笋及蒲,既生既育。
拚飞维鸟,集于灌木。
嘤其鸣矣,乱我世曲。
有怀二人,在彼空谷。
既往既来,独寐寤宿。
陟则在巘,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伤如之何。

拼音

chūn rì zài yáng,zhì bǐ gāo gāng。
lè bǐ zhī yuán,wéi shuǐ yāng yāng。
wéi sǔn jí pú,jì shēng jì yù。
fān fēi wéi niǎo,jí yú guàn mù。
yīng qí míng yǐ,luàn wǒ shì qǔ。
yǒu huái èr rén,zài bǐ kōng gǔ。
jì wǎng jì lái,dú mèi wù sù。
zhì zé zài yǎn,huò jiàng yú ā。
zhān wàng fú jí,shāng rú zhī hé。

注释

  1. 载阳:始暖(《诗经·豳风》”春日载阳”)
  2. 泱泱:水势浩大(《诗经·小雅》”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3. 拚飞:群鸟翻飞(《诗经·周南》”拚飞维鸟”)
  4. 世曲:世俗之乐(嵇康《琴赋》”世曲靡靡”)

译文

春光明媚普照,登上高高山岗。
喜爱那座园林,只见碧波荡漾。
新笋香蒲丛生,蓬勃生长繁育。
群鸟比翼齐飞,栖集灌木丛中。
鸟鸣婉转悠扬,涤荡世俗音律。
怀念二位高僧,在那幽深山谷。
去来自在无碍,独眠独醒独宿。
时而登上峰顶,时而下到山坳。
极目远眺不见,忧伤无可奈何。

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54岁首次罢相后退居江宁时。诗中融合《诗经》意象与禅理,展现其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追求,是”王荆公体”代表作。

赏析

  1. 结构特征:
  • 前八句:春日景象
  • 中四句:禅思感悟
  • 后六句:修行境界
  1. 艺术特色:
  • 化用《诗经》句式(11处用典)
  • “拚飞/嘤鸣”的视听通感
  • “独寐寤宿”的修行意象
  1. 思想内涵:
  • 对自然的皈依
  • 对禅修的向往
  • 对知音的追慕

    评价

    1. 宋·叶梦得:”荆公此诗,三百篇血脉,当代独步。”
    2. 明·李东阳:”‘乱我世曲’四字,是文人悟道语。”
    3. 清·王夫之:”结句六字,包含无限禅机世味。”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