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一宫楼

王安石

草际芙蕖零落,水边杨柳欹斜。
日暮炊烟孤起,不知鱼网谁家。

拼音

cǎo jì fú qú líng luò,shuǐ biān yáng liǔ qī xié。
rì mù chuī yān gū qǐ,bù zhī yú wǎng shuí jiā。

注释

  1. 芙蕖:荷花别称(《尔雅》”荷,芙蕖”)
  2. 欹斜:倾斜(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3. 西太一宫:汴京皇家道观(《宋史·礼志》载真宗建)

译文

草间荷花已凋残,岸边杨柳枝斜欹。
暮色炊烟孤直起,渔网不知属谁家。

背景

此诗作于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56岁二次罢相居钟山时。通过道观暮景,折射”熙宁变法”后的政治孤寂,体现晚年诗风的简淡。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组合:芙蕖(衰)与杨柳(衰)的双重凋敝
    • 空间层次:草际(近)-水边(中)-炊烟(远)的递进
    • 炼字精准:”孤起”的孤独感强化
    • 留白手法:”不知”的悬疑收束
  2. ​​思想内涵​​:
    • 政治隐喻:以”芙蕖零落”暗喻变法失败
    • 生命哲思:通过”杨柳欹斜”感悟盛衰
    • 孤寂心境:”炊烟孤起”的自我写照
    • 民间关怀:”鱼网谁家”的底层视角

评价

  1. 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
    “‘不知谁家’四字,尽得半山晚年诗髓。”
  2.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
    “二十四字中,具见宋诗理趣之极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