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郊桑柘稀,秋色晓依依。
野烧侵河断,山鸦向日飞。
行歌采樵去,荷锸刈田归。
秫酒家家熟,相邀白竹扉。
拼音
hán jiāo sāng zhè xī,qiū sè xiǎo yī yī。
yě shāo qīn hé duàn,shān yā xiàng rì fēi。
xíng gē cǎi qiáo qù,hè chā yì tián guī。
shú jiǔ jiā jiā shú,xiāng yāo bái zhú fēi。
注释
- 桑柘:桑树与柘树(《诗经·七月》”蚕月条桑”)
- 野烧:烧荒火(《管子·轻重》”烧山林,破增薮”)
- 荷锸:扛着铁锹(《晋书·刘伶传》”荷锸任埋”)
- 秫酒:高粱酒(《齐民要术》”秫米酿酒法”)
- 白竹扉:白竹编制的门(王维《竹里馆》”幽篁里”意象)
译文
秋寒郊外桑柘稀,晨光秋色两依依。
野火蔓延河岸断,山鸦迎着朝阳飞。
樵夫唱着山歌去,农人扛锹割稻归。
家家新酿高粱酒,相邀共饮竹扉启。
背景
此诗作于宝元二年(1039年),梅尧臣38岁任襄城县令时。通过秋日田园即景,展现其”平淡”诗风中的生活质感,反映北宋基层官员的民生观察。
赏析
- 艺术特色:
- 视听交融:行歌(声)与野烧(色)的感官交响
- 动静相生:山鸦飞(动)与桑柘稀(静)的生态对照
- 细节捕捉:”荷锸”的农耕特写
- 炼字精准:”侵”字写野火动态
- 思想内涵:
- 农本思想:对”秫酒熟”的丰收喜悦
- 社区意识:”相邀”表现的乡村伦理
- 季节感知:通过物候(野烧/山鸦)标记农时
- 简朴美学:白竹扉的素雅趣味
评价
- 宋代刘攽《中山诗话》:
“‘白竹扉’三字,尽得宋诗平淡之髓。” -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四十字中,具见北宋田园诗之真趣。”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