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起朝阳内,祠宫极邃清。
高窗闚玉女,巨闑守昌明。
盛掩秦诸畤,雄逾汉两京,
垣横天上紫,洲露海中瀛。
黄帝初龙跃,中原罢虎争。
樵夫亦谈道,行旅不持兵。
此地修禳禬,于时保利亨。
柏梁灾未几,陈宝诏重营。
御帑金缯出,慈闱服玩并。
标题动宸翰,撰次属鸿生。
玉刻黄冠印,金书秘殿名。
妙经藏洞观,真籙佩威盟。
仙溜花门静,琼枝物外荣。
肇禋承帝祉,肆眚顺民情。
天施宁论报,风行不计程。
近传闻磬管,时或见旄旌。
海岳朝双阙,星辰集上楹。
礼如尊太一,事异宠文成。
大以圆丘报,长於至日迎。
侍臣来祭告,法驾欲时行。
厘事通元气,高真达孝诚。
庆增黄帝系,寿续太阴精。
西北夷门峻,东南辇路倾。
云行博山气,风卷步虚声。
符贶方期应,英髦各汇征。
讴歌兴法从,可见泰阶平。
拼音
tè qǐ zhāo yáng nèi,cí gōng jí suì qīng。
gāo chuāng kuī yù nǚ,jù niè shǒu chāng míng。
shèng yǎn qín zhū zhì,xióng yú hàn liǎng jīng,
yuán héng tiān shàng zǐ,zhōu lù hǎi zhōng yíng。
huáng dì chū lóng yuè,zhōng yuán bà hǔ zhēng。
qiáo fū yì tán dào,xíng lǚ bù chí bīng。
cǐ dì xiū ráng guì,yú shí bǎo lì hēng。
bǎi liáng zāi wèi jǐ,chén bǎo zhào zhòng yíng。
yù tǎng jīn zēng chū,cí wéi fú wán bìng。
biāo tí dòng chén hàn,zhuàn cì shǔ hóng shēng。
yù kè huáng guān yìn,jīn shū mì diàn míng。
miào jīng cáng dòng guān,zhēn lù pèi wēi méng。
xiān liū huā mén jìng,qióng zhī wù wài róng。
zhào yīn chéng dì zhǐ,sì shěng shùn mín qíng。
tiān shī níng lùn bào,fēng xíng bù jì chéng。
jìn chuán wén qìng guǎn,shí huò jiàn máo jīng。
hǎi yuè cháo shuāng què,xīng chén jí shàng yíng。
lǐ rú zūn tài yī,shì yì chǒng wén chéng。
dà yǐ yuán qiū bào,cháng yú zhì rì yíng。
shì chén lái jì gào,fǎ jià yù shí xíng。
lí shì tōng yuán qì,gāo zhēn dá xiào chéng。
qìng zēng huáng dì xì,shòu xù tài yīn jīng。
xī běi yí mén jùn,dōng nán niǎn lù qīng。
yún xíng bó shān qì,fēng juǎn bù xū shēng。
fú kuàng fāng qī yìng,yīng máo gè huì zhēng。
ōu gē xīng fǎ cóng,kě jiàn tài jiē píng。
注释
- 景灵宫:北宋皇家道观(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建)
- 诸畤:秦代祭坛(《史记·封禅书》”雍四畤”)
- 柏梁灾:柏梁台火灾(《汉书》载武帝时灾异)
- 步虚声:道士诵经声(《异苑》”陈思王游山,闻空中诵经声”)
- 泰阶平:星象喻天下太平(《汉书·天文志》)
译文
特立朝阳辉映处,祠宫幽邃极清明。
高窗窥见玉女影,巨门守护圣道昌。
盛况超越秦畤祭,雄姿压倒汉两京。
宫墙横亘接紫气,殿阁如露海中瀛。
黄帝初现龙腾势,中原终罢虎狼争。
樵夫亦能谈玄理,行客无需带刀兵。
此地修举禳灾祭,此时保得利禄亨。
柏梁灾后不久日,陈宝诏下又经营。
国库金帛倾囊出,慈宫珍玩一并呈。
匾额挥动帝王笔,碑文托付俊才生。
玉刻道冠方士印,金书秘殿真仙名。
玄妙经卷藏洞观,符箓佩带显威灵。
仙泉潺湲花门静,琼枝熠熠世外荣。
始承帝命行禋祀,宽赦顺应民心情。
天恩岂求俗世报,德政如风不计程。
近来时闻磬管乐,偶尔得见旌旗明。
五岳四渎朝双阙,北斗星辰集楹庭。
礼制尊崇如太一,事功非比宠文成。
大礼报以圆丘祭,长迎日至候佳辰。
侍臣前来宣祭告,法驾将欲适时行。
厘正祀事通元气,至高真诚达孝诚。
吉庆延绵黄帝脉,福寿续接太阴精。
西北夷门势峻峭,东南辇道渐斜倾。
祥云浮动博山气,仙风吹卷步虚声。
天赐符瑞正应验,英才俊杰俱来征。
万民讴歌随法驾,可见泰阶永升平。
背景
此诗作于至和元年(1054年),欧阳修48岁任翰林学士时。通过描绘皇家道观,反映”至和改制”前的宗教政治生态,体现士大夫对”神道设教”的复杂态度。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史诗笔法:以道观为切入点展现王朝气象
- 道儒互释:用儒家语汇(”昌明””孝诚”)诠释道教空间
- 意象密集:全诗37个典故意象的层叠运用
- 声景交融:步虚声与泰阶平的宇宙共鸣
- 思想内涵:
- 政治神学:对真宗”天书”政治的隐性批评
- 文化整合:道观作为”儒道合流”的物质载体
- 太平意象:通过建筑空间演绎”大宋受命”
- 历史反思:柏梁灾与陈宝诏的治乱隐喻
评价
-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
“‘垣横天上紫’句,暗含讽谏真庙之意。” - 清代纪昀《四库提要》:
“长篇巨制,具见北宋宫廷诗之庙堂气。”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