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气候好,林塘媚晴辉。
回渠转清流,藻荇相因依。
丛薄起疏籁,众鸟鸣且飞。
高城带落日,光景酣夕霏。
即事远兴托,抚己幽思微。
超摇弄柔翰,徙倚弦金徽。
美人邈云眇,志愿固有违。
丹青傥不渝,与子同裳衣。
拼音
mèng xià qì hòu hǎo,lín táng mèi qíng huī。
huí qú zhuǎn qīng liú,zǎo xìng xiāng yīn yī。
cóng báo qǐ shū lài,zhòng niǎo míng qiě fēi。
gāo chéng dài luò rì,guāng jǐng hān xī fēi。
jí shì yuǎn xìng tuō,fǔ jǐ yōu sī wēi。
chāo yáo nòng róu hàn,xǐ yǐ xián jīn huī。
měi rén miǎo yún miǎo,zhì yuàn gù yǒu wéi。
dān qīng tǎng bù yú,yǔ zǐ tóng cháng yī。
注释
- 藻荇:水草(《诗经·关雎》”参差荇菜”)
- 疏籁:稀疏的自然声响(《庄子·齐物论》”天籁”)
- 金徽:琴上金饰(嵇康《琴赋》”徽以钟山之玉”)
- 丹青:绘画颜料(喻坚贞,《晋书》”丹青不渝”)
译文
初夏气候正怡人,林间池塘映晴晖。
曲渠流转清水动,藻荇相依波光微。
树丛传来疏落响,群鸟鸣叫自在飞。
城墙披戴落日色,霞光沉醉暮霭霏。
即景抒怀寄远思,抚心自问幽情微。
挥毫泼墨写柔翰,倚柱调弦弄金徽。
美人遥隔云汉外,理想抱负总相违。
若使丹青色不改,愿与君子同裳衣。
背景
此诗作于嘉祐五年(1060年),欧阳修54岁任翰林学士时。描绘汴京园林夏景,寄托政治理想,反映”嘉祐之治”鼎盛期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赏析
- 艺术特色:
- 视听交响:疏籁(听觉)与晴辉(视觉)的多维描写
- 动静相生:鸟飞(动)与藻荇(静)的生态平衡
- 比兴手法:以”美人”喻政治理想
- 结构精巧:前八句写景,后八句抒情
- 思想内涵:
- 政治期待:”丹青不渝”的改革坚守
- 自然哲思:林塘生态的和谐启示
- 士人品格:”柔翰””金徽”的文化坚守
- 时空意识:夕霏中的历史责任感
评价
- 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
“‘光景酣夕霏’五字,尽得夏日暮色神韵。” -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
“八十言中,具见欧公园林诗之清雅。”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