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逢寒食,花山不见花。
归心随北鴈,先向洛阳家。
拼音
kè lù féng hán shí,huā shān bù jiàn huā。
guī xīn suí běi yàn,xiān xiàng luò yáng jiā。
注释
- 寒食:清明前一日(《荆楚岁时记》禁火习俗)
- 花山:疑指河南宜阳花山(或泛指开花之山)
- 北雁:春季北归鸿雁(《汉书·苏武传》雁足传书典)
译文
羁旅途中遇寒食,山名虽花却无花。
归心追随着北雁,先我飞向洛阳家。
背景
此诗作于康定元年(1040年),梅尧臣39岁自襄城赴汴京途中。通过寒食节物候观察,抒写宦游思乡之情,反映北宋基层官员的羁旅常态。
赏析
- 艺术特色:
- 地名双关:”花山”名实反差制造张力
- 比兴手法:以北雁具象化抽象归心
- 时空压缩:从眼前(无花)到远方(洛阳)的思绪跳跃
- 动词妙用:”随””向”的动态牵引
- 思想内涵:
- 宦游体验:节日异乡的孤独感
- 名实之辨:对地名文化符号的反思
- 生命共情:与候鸟迁徙的类比
- 乡愁范式:开创”思归先到”的表达模式
评价
- 宋代刘攽《中山诗话》:
“‘归心随雁’四字,后来诗人多祖述之。” -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
“二十字中,具见宋诗炼意之法。”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