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
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
拼音
xī líng jiāng kǒu zhé hán méi,zhēng quàn xíng rén bǎ yī bēi。
xū xìn chūn fēng wú yuǎn jìn,wéi zhōu chù chù yǒu huā kāi。
注释
- 西陵江口:今湖北宜昌西陵峡口(长江三峡东端)
- 维舟:系船停泊(《诗经·小雅》”绋纚维之”)
- 寒梅:早春梅花(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
译文
西陵峡口折梅枝,争劝行人酒一杯。
当信春风无远近,停舟处处见芳菲。
背景
此诗作于景祐四年(1037年),欧阳修31岁贬谪夷陵(今宜昌)途中。通过峡江早春景象,展现其超越政治挫折的豁达胸怀,开创宋代贬谪诗新境界。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并置:寒梅(视觉)与酒杯(触觉)的感官交融
- 空间拓展:从江口(点)到处处(面)的视野延伸
- 哲理转化:将地理距离升华为精神境界
- 动词妙用:”争劝”的群体动态
- 思想内涵:
- 贬谪超越:”春风无远近”的平等观照
- 人文关怀:峡江民众的淳朴热情
- 时空哲思:局部(折梅)与整体(花开)的辩证
- 生命智慧:困境中发现美的能力
评价
- 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
“‘春风无远近’五字,开宋诗理趣之门。” -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二十八字中,具见欧公早期诗之风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