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
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
树落新摧岸,湍惊忽改洲。
凿龙时退鲤,涨潦不分牛。
万里通槎汉,千帆下漕舟。
怨歌今罢筑,故道失难求。
滩急风逾响,川寒雾不收。
谈能穷禹迹,空欲问张侯。
拼音
hé shuǐ jī jiàn xiǎn,shuí yán háng wěi yóu。
jiān bīng chí mǎ dù,fú làng juǎn shā liú。
shù luò xīn cuī àn,tuān jīng hū gǎi zhōu。
záo lóng shí tuì lǐ,zhǎng lǎo bù fēn niú。
wàn lǐ tōng chá hàn,qiān fān xià cáo zhōu。
yuàn gē jīn bà zhù,gù dào shī nán qiú。
tān jí fēng yú xiǎng,chuān hán wù bù shōu。
tán néng qióng yǔ jì,kōng yù wèn zhāng hóu。
注释
- 航苇:芦苇编筏(《诗经·卫风》”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 凿龙:治河工程(《后汉书》”凿龙门,辟伊阙”)
- 张侯:张戎,汉代治河专家(《汉书·沟洫志》)
- 怨歌:治河民谣(《史记·河渠书》”瓠子决兮将奈何”)
- 禹迹:大禹治水遗迹(《尚书·禹贡》)
译文
黄河奔涌似箭险,谁说苇筏可畅游?
冰封河面驰马过,暗浪翻卷沙石流。
树木倾倒岸新毁,急湍惊变洲渚休。
治河工程鲤退避,洪水暴涨牛难泅。
万里航道通霄汉,千帆漕运竞下游。
民夫已停筑堤苦,故道湮灭难再求。
险滩风急声愈厉,寒川雾浓久不收。
空谈可溯禹功迹,欲问良策觅张侯。
背景
此诗作于皇祐三年(1051年),梅尧臣50岁途经黄河流域时。针对当时黄河频繁决口的灾害,融合历史治水经验与现实观察,体现北宋士人的水利忧患意识。
赏析
- 艺术特色:
- 动静相生:冰封(静)与湍流(动)的对比
- 时空叠印:大禹(古)与张侯(今)的治水对话
- 夸张修辞:”激箭””通槎汉”的险峻描写
- 声景交融:风滩怒吼的听觉强化
- 思想内涵:
- 水利忧患:对黄河治理的紧迫认知
- 历史反思:”怨歌罢筑”的民生关怀
- 技术焦虑:对治河专家(张侯)的呼唤
- 自然敬畏:”禹迹难穷”的生态意识
评价
- 宋代刘攽《中山诗话》:
“‘凿龙退鲤’四字,写尽治河之艰。” -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
“四十字中,具见宋人经世水利之学。”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