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傍衰柳,路向古河穷。
桑柘田畴美,渔商市井通。
薪歌晚入浦,舟子夜乘风。
旅舍孤烟外,天京王气中。
山川许国近,风俗楚乡同。
宿客鸡鸣起,驱车犹更东。
拼音
xíng rén bàng shuāi liǔ,lù xiàng gǔ hé qióng。
sāng zhè tián chóu měi,yú shāng shì jǐng tōng。
xīn gē wǎn rù pǔ,zhōu zǐ yè chéng fēng。
lǚ shè gū yān wài,tiān jīng wáng qì zhōng。
shān chuān xǔ guó jìn,fēng sú chǔ xiāng tóng。
sù kè jī míng qǐ,qū chē yóu gèng dōng。
注释
- 古河:汴河故道(隋唐大运河遗存)
- 桑柘:桑树与柘树(《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薪歌:樵夫唱晚(《诗经·魏风》”坎坎伐檀兮”意象)
- 天京: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
- 许国:许昌(汉代颍川郡治所)
译文
行人沿着衰柳行,古道通向汴河终。
桑柘成荫田园美,渔商往来市井荣。
樵歌阵阵归晚浦,舟子趁风夜航程。
孤烟袅袅旅舍外,王气郁郁汴梁城。
山川渐近许昌地,风俗犹似楚乡情。
宿客闻鸡即早起,驱车继续向东行。
背景
此诗作于康定元年(1040年),梅尧臣39岁自宣城赴汴京途中。记录中原水陆交通风貌,反映北宋”漕运经济”下的社会图景,具有重要的民俗史料价值。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叙事:从郊野(衰柳)到都城(王气)的线性展开
- 昼夜交替:晚歌(声)与夜航(动)的时间流动
- 视觉引导:”孤烟”到”王气”的视线牵引
- 民俗切片:樵歌/舟子/渔商的职业特写
- 思想内涵:
- 漕运文明:水陆联运的经济生态
- 都城崇拜:”王气”的中央集权意识
- 地域认同:”楚乡”与”许国”的文化交融
- 士人精神:”鸡鸣起”的自律品格
评价
- 宋代刘攽《中山诗话》:
“‘王气中’三字,写尽汴京鼎盛气象。” - 清代厉鹗《宋诗纪事》:
“四十字中,具见北宋太平风俗画。”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