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
山林隐者趣,锺鼓梵王家。
地僻迟春节,风晴变物华。
云光渐容与,鸣哢已交加。
冰下泉初动,烟中茗未芽。
自怜多病客,来探欲开来。
拼音
rì nuǎn dōng shān qù,sōng mén shù lǐ xié。
shān lín yǐn zhě qù,zhōng gǔ fàn wáng jiā。
dì pì chí chūn jié,fēng qíng biàn wù huá。
yún guāng jiàn róng yǔ,míng lòng yǐ jiāo jiā。
bīng xià quán chū dòng,yān zhōng míng wèi yá。
zì lián duō bìng kè,lái tàn yù kāi lái。
注释
- 东山:具体所指待考(或为滁州东山)
- 梵王家:佛寺(《维摩经》”梵王宫阙”)
- 容与:云彩舒缓貌(《楚辞·九歌》”聊逍遥兮容与”)
- 鸣哢:鸟鸣(《诗经》”哢哢其鸣”)
- 茗未芽:茶树未抽新芽(唐代陆羽《茶经》”茶之笋者”)
译文
暖日初照访东山,松径蜿蜒数里间。
山野深藏隐士趣,钟鼓遥传佛寺禅。
地僻春来脚步迟,风晴已催物候变。
云光舒卷渐悠然,鸟声交错鸣林巅。
冰下暗泉初涌动,雾中茶枝未抽芽。
自叹多病羁旅客,先探春光欲绽颜。
背景
此诗作于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40岁贬知滁州时。通过早春东山之游,展现其”醉翁”心境的形成过程,反映”庆历新政”失败后的精神转向。
赏析
- 艺术特色:
- 动静相生:冰泉(静)与鸟鸣(动)的感官对照
- 微观洞察:”茗未芽”的精细观察
- 空间建构:从山径(外)到佛寺(内)的游踪
- 双关修辞:”欲开来”兼指春景与心境
- 思想内涵:
- 季节哲思:”迟春”与”物华”的辩证
- 佛道交融:隐士趣与梵王家的并置
- 自我疗愈:多病之身与自然春光的互动
- 政治隐喻:”冰下泉动”的变革期待
评价
- 宋代黄震《黄氏日钞》:
“‘冰下泉动’四字,道尽庆历士人心事。” -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四十字中,具见欧公早期山水诗之清丽。”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