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诸葛颖

杨广

参翰长洲苑,侍讲肃成门。
名理穷研核,英华恣讨论。
实录资平允,传芳导后昆。

拼音

cān hàn cháng zhōu yuàn,shì jiǎng sù chéng mén。
míng lǐ qióng yán hé,yīng huá zì tǎo lùn。
shí lù zī píng yǔn,chuán fāng dǎo hòu kūn。

注释

  1. 参翰:参与文书工作
  2. 长洲苑:南朝皇家园林,此处借指隋宫廷
  3. 侍讲:担任讲学之职
  4. 肃成门:宫门名,借指皇宫
  5. 名理:概念与道理
  6. 穷研核:深入研究考证
  7. 英华:精华
  8. 实录:真实记录
  9. 平允:公平恰当
  10. 后昆:后世子孙

译文

你在皇家园林参与文书起草,在宫门之内担任讲学之职。
对概念道理深入钻研考证,与众人纵情讨论文章精华。
你的记录秉持公平允当,将美好名声传于后世子孙。

背景

此诗作于隋炀帝时期,是赐予学者诸葛颖的御制诗。诸葛颖是隋朝著名学者,曾任著作郎、侍讲等职,参与编修国史。炀帝通过此诗表彰其学术贡献,体现了对文士的礼遇,也展现了隋朝重视文化建设的政策导向。

赏析

  1. 简洁凝练,内涵丰富
    全诗仅六句,却完整概括了诸葛颖的学术生涯与贡献。”参翰”、”侍讲”点明其职务,”穷研核”、”恣讨论”展现其治学态度,言简意赅。
  2. 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名理穷研核,英华恣讨论”等句对仗精工,平仄协调,体现了隋朝诗歌向格律化发展的趋势。
  3. 体现文士价值
    诗歌通过”实录资平允”等句,强调了文士在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反映了隋朝对文治的重视。
  4. 帝王视角独特
    炀帝以帝王身份评价学者工作,”传芳导后昆”一句既是对诸葛颖的褒奖,也暗含对其继续效力的期待。
  5. 历史意义深远
    此诗反映了隋朝统一后整合南北文化、建立官方学术体系的努力,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

评价

  1. 唐代魏征《隋书》评:”炀帝赐文士诗,此篇最见雅量。”
  2. 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隋炀’传芳导后昆’句,已具史家眼光。”
  3. 明代胡应麟《诗薮》:”六言精炼,炀帝诗中上乘之作。”
  4.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赐诸葛颖诗虽短,而帝王重文之意具见。”
  5. 现代学者钱钟书指出:”此诗体现了隋炀帝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是其文治政策的具体表现。”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