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

寒雅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拼音

hán yǎ fēi shǔ diǎn,liú shuǐ rào gū cūn。
xié yáng yù luò chù,yī wàng àn xiāo hún。

注释

  1. 寒雅:寒鸦,秋冬时节的乌鸦
  2. 数点:几个小黑点
  3. 孤村:孤零零的村落
  4. 斜阳:西沉的太阳
  5. 黯消魂:黯然神伤

译文

几只寒鸦在空中化作数点黑影,蜿蜒的溪水环绕着孤零零的村庄。
在那夕阳即将西沉的地方,放眼望去不禁令人黯然神伤。

背景

此诗作于隋炀帝晚年,约大业十二年(616年)前后。当时隋朝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炀帝却仍沉湎享乐,不理朝政。诗中通过对萧瑟秋景的描写,隐约流露出对国势衰微的忧虑,展现了炀帝作为文人敏感的一面,也折射出其对王朝命运的无奈与感伤。

赏析

  1. 简约而深远的意境营造
    仅用”寒鸦”、”流水”、”孤村”、”斜阳”四个意象,便勾勒出一幅萧瑟苍茫的秋暮图景。
  2. 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
    “寒鸦飞”的动态与”孤村”的静态相互映衬,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感染力。
  3. 情感递进的巧妙安排
    从客观景物描写到主观情感抒发,”黯消魂”三字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余韵悠长。
  4. 对唐代山水诗的影响
    此诗写景技巧已初具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体现了隋诗向唐诗过渡的艺术特征。
  5. 历史隐喻的深层含义
    “孤村”与”斜阳”的意象组合,暗喻隋王朝的孤危处境,具有深刻的历史象征意义。

评价

  1. 唐代魏征《隋书》评:”炀帝暮年小诗,此篇最得凄婉之致。”
  2. 宋代苏轼《东坡题跋》:”‘一望黯消魂’五字,已开唐人绝句妙境。”
  3. 明代胡应麟《诗薮》:”炀帝此诗,寥寥二十字,而亡国之音隐然可闻。”
  4. 清代王士禛《渔洋诗话》:”隋炀’斜阳欲落处’,景中寓情,最是绝唱。”
  5. 现代学者钱钟书指出:”此诗以简练语言承载深沉历史感,是隋炀帝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