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拼音

bié pǔ jīn zhāo àn,luó wéi wǔ yè chóu。
què cí chuān xiàn yuè,huā rù pù yī lóu。
tiān shàng fēn jīn jìng,rén jiān wàng yù gōu。
qián táng sū xiǎo xiǎo,gèng zhí yī nián qiū。

注释

  1. 别浦:银河(牛郎织女分别的河岸)
  2. 罗帷:丝织帐幔(闺中陈设)
  3. 穿线月:七夕女子月下穿针乞巧
  4. 曝衣楼:汉代宫廷晒衣楼(七夕晒衣习俗)
  5. 金镜:满月(喻七夕后月缺)
  6. 玉钩:新月(七夕后初现的月牙)
  7. 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借指孤独女子)

译文

银河今晨失去光亮,罗帐深处午夜生愁。
喜鹊辞别穿针的月亮,花朵飘入曝衣的楼头。
天上圆月已分两半,人间但见新月如钩。
钱塘的苏小小啊,又逢一年寂寞清秋。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年),李贺22岁任奉礼郎时。时值七夕,诗人借牛女故事抒写人间孤独,融合唐代七夕乞巧风俗与个人身世之感。

赏析

  1. 时空结构:
  • 时间:今朝→午夜→月相变化→经年
  • 空间:银河→闺阁→天界→钱塘
  1. 艺术特色:
  • “暗”与”愁”的移情手法
  • “分金镜””望玉钩”的时空对仗
  • 苏小小典故的陌生化运用
  1. 情感表达:
  • 表层:七夕夜景
  • 深层:才士不遇之悲
  • 结句:红颜薄命的共鸣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长吉(李贺)七夕诗,古今绝唱”(《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
  2. 明代徐渭:”‘分金镜”望玉钩’,宇宙意识也”(《李长吉诗注》)
  3. 清代王琦:”借天上离合,写人间孤寂”(《李长吉歌诗汇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