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李贺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拼音

sǎo duàn mǎ tí hén,yá huí zì bì mén。
cháng qiāng jiāng mǐ shú,xiǎo shù zǎo huā chūn。
xiàng bì xuán rú yì,dāng lián yuè jiǎo jīn。
quǎn shū céng qù luò,hè bìng huǐ yóu qín。
tǔ zèng fēng chá yè,shān bēi suǒ zhú gēn。
bù zhī chuán shàng yuè,shuí zhào mǎn xī yún。

注释

  1. 奉礼:奉礼郎(太常寺属官,从九品)
  2. 昌谷:李贺故乡(今河南宜阳)
  3. 长枪:长粒稻米(形似长枪)
  4. 如意:搔痒用具,亦作玩赏物
  5. 角巾:隐士冠饰
  6. 犬书:典出陆机”黄耳传书”
  7. 鹤病:诗人自比病鹤
  8. 土甑:陶制蒸器
  9. 竹根:竹根制的酒杯

译文

扫净门前马蹄痕迹,下班回府便闭门不出。
长粒江米已经煮熟,小枣树正绽放春花。
在墙上悬挂如意把玩,对着门帘端详隐士巾冠。
曾派家犬送信去洛阳,如今像病鹤后悔来长安。
陶罐封存着故乡茶叶,山杯锁着竹根的清香。
不知故乡船头的明月,此刻谁在云溪中划桨?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年),李贺22岁任奉礼郎时。诗人初入仕途,任职低微(从九品),在长安怀念故乡昌谷的山居生活,表达出仕与隐居的矛盾心理。

赏析

  1. 结构特征:
  • 空间对比:长安官舍(前六联)vs昌谷山居(尾联)
  • 时间线索:白昼(扫痕)→傍晚(衙回)→夜间(望月)
  • 意象系统:官场意象(马蹄/衙)vs隐逸意象(如意/角巾)
  1. 艺术特色:
  • 炼字精准:”扫断””锁”字见匠心
  • 对仗工巧:”长枪”对”小树”,”土甑”对”山杯”
  • 用典含蓄:犬书、鹤病典出自然
  1. 情感表达:
  • 表层:琐碎的官舍生活
  • 深层:强烈的思乡之情
  • 结句: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评价

  1. 宋代吴正子:”贺诗如镂玉雕琼,此作尤见思致”(《李长吉诗笺注》)
  2. 明代徐渭:”‘谁棹满溪云’五字,可抵一幅水墨山水”(《李长吉诗注》)
  3. 清代王琦:”结句空灵,全篇俱活”(《李长吉歌诗汇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