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登城眺望

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拼音

fēng jǐng qīng míng hòu ,yún shān pì nì qián 。

bǎi huā rú jiù rì ,wàn jǐng chū xīn yān 。

cǎo sè wú kōng dì ,jiāng liú hé yuǎn tiān 。

zhǎng ān zài hé chù ?yáo zhǐ xī yáng biān 。

注释

  • 睥睨:城墙上锯齿形的矮墙,代指城墙
  • 万井:万家,指城中百姓
  • 新烟:寒食后重新升起的炊烟
  • 合远天:与远天相接

译文

清明过后的风景,在城墙上俯瞰云山。

百花依旧如往昔,千家升起新炊烟。

绿草铺满无空地,江流远接天际边。

长安究竟在何处?遥指那夕阳西边。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年间(766-779),刘长卿被贬南巴尉期间。诗人登城远眺,面对清明后的春日景象,触发了对长安的思念和对自身际遇的感慨。诗中既描绘了战乱后城市的复苏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对朝廷的眷恋和仕途的忧虑。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构图:由近及远(百花→万井→江天→长安)
  • 意象对比:”百花如旧”与”万井新烟”形成今昔对照
  • 设问手法:末句自问自答,余韵悠长

2. 情感内涵:

  • 表层:描写清明后城乡复苏的景象
  • 深层:抒发贬谪思君的政治情怀

3. 语言风格:

  • 凝练劲健:五言句式简练有力
  • 含蓄深沉:政治寄托不露痕迹

评价

1. 古代评价:

  • 《中兴间气集》:”气象浑厚,五言正宗”
  • 《唐诗别裁》:”登眺之作,此为绝唱”

2. 现当代评价:

  • 闻一多:”中唐政治抒情诗典范”
  • 钱钟书:”以景写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