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拼音

qiū xū guō mén wài ,hán shí shuí jiā kū ?

fēng chuī kuàng yě zhǐ qián fēi ,gǔ mù lèi lèi chūn cǎo lǜ 。

táng lí huā yìng bái yáng shù ,jìn shì sǐ shēng lí bié chù 。

míng mò zhòng quán kū bú wén ,xiāo xiāo mù yǔ rén guī qù 。

注释

  • 丘墟:荒坟
  • 郭门:外城门
  • 纸钱:祭奠用的冥币
  • 累累:众多相连的样子
  • 棠梨:杜梨树,常植于墓地
  • 冥寞:阴间沉寂
  • 重泉:九泉之下
  • 萧萧:雨声

译文

城外荒坟处处,寒食节谁家在哭?

风吹旷野纸钱纷飞,古墓群间春草已绿。

棠梨花映着白杨树,都是生死离别之处。

九泉之下哭声难闻,潇潇暮雨中人们归去。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年),白居易丁忧居渭村期间。时值寒食,诗人目睹百姓扫墓场景,结合自身丧母之痛(其母陈氏前一年去世),写下这首反映民间丧葬文化的诗作。诗中既描写了寒食扫墓的民间风俗,又抒发了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白描手法:如实记录扫墓场景
  • 意象对比:”纸钱飞”与”春草绿”形成生死对照
  • 情感递进:由外景描写到内心感悟

2. 情感内涵:

  • 表层:描写寒食扫墓的民间场景
  • 深层:表达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3. 语言风格:

  • 通俗质朴:用语平实如话
  • 沉郁深刻:情感表达厚重

评价

1. 古代评价:

  • 《唐诗快》:”白描高手,字字血泪”
  • 《唐宋诗醇》:”写尽人间生死情状”

2. 现当代评价:

  • 陈寅恪:”唐代丧葬文化研究的珍贵文本”
  • 钱钟书:”以俗语写至情,乐天本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