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拼音

gēng fū zhào mù zhú lóu chuán ,chūn cǎo qīng qīng wàn qǐng tián 。
shì shàng wú mén kuī jun4 guō ,qīng míng jǐ chù yǒu xīn yān 。

注释

  • 闾门:苏州城西门
  • 召募:被征召
  • 逐楼船:追随战船(指应征水军)
  • 吴门:即闾门
  • 郡郭:城外
  • 新烟:寒食后重新燃起的炊烟

译文

农夫被征召去追随战船,春草青青覆盖万顷农田。
试着登上闾门眺望城外,清明时节几家有新炊烟?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年间(766-779),张继任职洪州期间途经苏州时。安史之乱后,江南成为朝廷重要财赋来源,兵役繁重。诗中通过清明时节农村萧条景象,反映了战乱征兵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春草青青”与”几处新烟”形成强烈反差
  • 以小见大:通过清明炊烟反映社会状况
  • 语言凝练:二十八字包含巨大社会内容

2. 情感内涵:

  • 表层:描写清明时节农村景象
  • 深层:揭露战争对民生的摧残

3. 语言风格:

  • 质朴无华:用语平实
  • 含蓄深刻:批判寓于描述中

评价

1. 古代评价:

  • 《唐诗别裁》:”二十八字写尽乱离”
  • 《唐诗选脉会通》:”含蓄不露而讽喻自深”

2. 现当代评价:

  • 傅璇琮:”中唐社会诗的典范之作”
  • 袁行霈:”比史书更生动的安史之乱后记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