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拼音

lín wò chóu chūn jìn ,kāi xuān lǎn wù huá 。
hū féng qīng niǎo shǐ ,yāo rù chì sōng jiā 。
dān zào chū kāi huǒ ,xiān táo zhèng fā huā 。
tóng yán ruò kě zhù ,hé xī zuì liú xiá 。

注释

  • 林卧:隐居山林
  • 青鸟使:仙使(指梅道士派来的信使)
  • 赤松家:指梅道士居所(赤松子为仙人)
  • 丹灶:炼丹炉
  • 流霞:仙酒

译文

闲卧林间愁春将尽,推开窗扉观赏物华。
忽见仙使送来邀请,前往梅道士的仙家。
炼丹炉刚升起火焰,仙桃树正绽放新花。
若真能永驻童颜,何妨畅饮这仙家酒霞。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前后,孟浩然隐居襄阳期间。时值清明,诗人接受道士友人邀约,将隐逸情怀、道教元素与节令感受相融合,展现了盛唐文人特有的宗教生活情趣。

赏析

  1. 艺术手法:
  • 双线结构:明写宴饮流程,暗含求仙意趣
  • 道教意象群:”青鸟””丹灶””仙桃””流霞”的体系化运用
  • 时空转换:由”愁春尽”到”童颜驻”的生命思考
  • 炼字精准:”忽逢”二字打破沉闷,”正发”凸显生机
  1. 情感特质:
  • 表层:清明宴饮的闲适
  • 中层:对道教生活的向往
  • 深层:超越时空的生命渴望
  • “何惜醉”的洒脱体现盛唐气象
  1. 诗学突破:
  • 首开清明诗与道教题材结合的先例
  • 将节令诗提升为生命哲思载体

评价

  1. 古代评点:
  • 《王孟诗评》:”清空一气,仙骨珊珊”
  • 《唐诗归》:”‘童颜’二句,盛唐高格”
  1. 现代研究:
  • 闻一多指出:”盛唐宗教世俗化的诗意见证”
  • 袁行霈认为:”孟浩然诗中的道教美学典范”
  1. 文学史价值:
  •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变调之作
  • 道教题材诗歌的日常生活化代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