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三月尽,荠菜绕花生。
客路飘蓬转,春愁带雨倾。
看花思旧国,对酒惜残英。
欲问东归计,沧波无限情。
拼音
jiāng biān sān yuè jìn ,qí cài rào huā shēng 。
kè lù piāo péng zhuǎn ,chūn chóu dài yǔ qīng 。
kàn huā sī jiù guó ,duì jiǔ xī cán yīng 。
yù wèn dōng guī jì ,cāng bō wú xiàn qíng 。
注释
- 三月尽:农历三月末(临近寒食、清明)
- 荠菜:春季野菜(古代寒食节食材)
- 飘蓬:如飞蓬飘转(喻漂泊)
- 残英:凋落的花瓣
- 东归:返回故乡(吕温河东人)
译文
江畔三月将尽时,荠菜环绕野花丛生。
客途如飞蓬辗转,春愁伴着细雨倾泻。
赏花想起故园景,对酒怜惜落红残英。
欲问东归故乡计,只见江水浩渺含情。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八年(813年),吕温贬谪道州期间。时值暮春寒食前夕,诗人借江边春暮之景,抒发贬谪羁旅之愁,体现了中唐贬谪文人特有的时空感知方式。
赏析
- 艺术手法:
- 意象群组:构建”荠菜-飘蓬-残英-沧波”的羁旅意象链
- 感官交融:视觉(花)、味觉(荠菜)、触觉(雨)的多维体验
- 时空压缩:三月将尽的时间感与东归无计的空间阻隔
- 炼字精准:”绕””倾””惜”字情感饱满
- 情感结构:
- 表层:暮春时节的物候变迁
- 中层:贬谪飘零的身世之感
- 深层:政治理想的幻灭与乡愁
- “无限情”的江水意象承载多重情感
- 诗史价值:
- 中唐贬谪诗的代表作
- 寒食清明题材的抒情拓展
- 将节令诗与政治抒情诗融合的典范
评价
- 古代评点:
- 《唐诗品汇》:”吕和叔此作,得《楚辞》哀怨之致”
- 《唐音癸签》:”‘春愁带雨倾’五字,贬谪诗眼”
- 现代研究:
- 傅璇琮指出:”元和中兴表象下的文人困境写照”
- 尚永亮认为:”时空意识与政治失意的诗意化合”
- 文学史定位:
- “永贞革新”集团诗人的心声代表
- 连接刘柳贬谪诗与晚唐政治抒情诗的关键节点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