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拼音

hǎi kè tán yíng zhōu ,yān tāo wēi máng xìn nán qiú 。
yuè rén yǔ tiān lǎo ,yún xiá míng miè huò kě dǔ 。
tiān lǎo lián tiān xiàng tiān héng ,shì bá wǔ yuè yǎn chì chéng 。
tiān tái sì wàn bā qiān zhàng ,duì cǐ yù dǎo dōng nán qīng 。
wǒ yù yīn zhī mèng wú yuè ,yī yè fēi dù jìng hú yuè 。
hú yuè zhào wǒ yǐng ,sòng wǒ zhì yǎn xī 。
xiè gōng xiǔ chù jīn shàng zài ,lù shuǐ dàng yàng qīng yuán tí 。
jiǎo zhe xiè gōng jī ,shēn dēng qīng yún tī 。
bàn bì jiàn hǎi rì ,kōng zhōng wén tiān jī 。
qiān yán wàn zhuǎn lù bú dìng ,mí huā yǐ shí hū yǐ míng 。
xióng páo lóng yín yīn yán quán ,lì shēn lín xī jīng céng diān 。
yún qīng qīng xī yù yǔ ,shuǐ dàn dàn xī shēng yān 。
liè quē pī lì ,qiū luán bēng cuī 。
dòng tiān shí fēi ,hōng rán zhōng kāi 。
qīng míng hào dàng bú jiàn dǐ ,rì yuè zhào yào jīn yín tái 。
ní wéi yī xī fēng wéi mǎ ,yún zhī jun1 xī fēn fēn ér lái xià 。
hǔ gǔ sè xī luán huí chē ,xiān zhī rén xī liè rú má 。
hū hún jì yǐ pò dòng ,huǎng jīng qǐ ér zhǎng jiē 。
wéi jiào shí zhī zhěn xí ,shī xiàng lái zhī yān xiá 。
shì jiān háng lè yì rú cǐ ,gǔ lái wàn shì dōng liú shuǐ 。
bié jun1 qù xī hé shí hái ?qiě fàng bái lù qīng yá jiān ,xū háng jí qí fǎng míng shān 。
ān néng cuī méi shé yāo shì quán guì ,shǐ wǒ bú dé kāi xīn yán !

注释

  1. 天姥(mǔ):山名,在今浙江新昌县东。
  2. 瀛洲:传说中东海仙山。
  3. 赤城/天台:浙江山名,道教圣地。
  4. 谢公屐:谢灵运特制登山木鞋。
  5. 金银台:神仙居所,出自郭璞《游仙诗》。
  6. 列缺:闪电。
  7. 白鹿:道教仙兽,象征隐逸。

译文

海外来客谈论瀛洲仙山,烟波渺茫实难寻访;
越人说起天姥山,云霞变幻或可见真容。
天姥山横亘天际,气势超越五岳、掩盖赤城。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却似要向东南倾倒。
我因越人描述梦游吴越,一夜飞渡月下镜湖。
湖光月影伴我行,送我至剡溪畔。
谢灵运故居仍在,清波荡漾猿声哀。
脚穿谢公木屐,攀援直上青云梯。
半山腰望见海上日出,空中传来天鸡啼鸣。
山岩迂回路径难辨,迷恋花草忽觉天色已暗。
熊吼龙吟震响山泉,深林战栗峰峦惊颤。
乌云沉沉欲雨,水波澹澹生烟。
闪电劈裂长空,山峦崩裂坍塌。
仙府石门轰然开启,现出无边青天。
日月辉映金银楼台,仙人以虹为衣、御风而行。
虎弹琴瑟鸾鸟驾车,群仙列队纷至沓来。
忽而魂惊梦醒,长叹起身。
唯见枕席依旧,幻境烟霞消散。
人世欢愉不过如此,古今万事如东流水。
离别诸君何时再会?且放白鹿青崖间,寻访名山求自在。
岂能低头哈腰侍权贵,使我心郁难欢颜!

背景

  • 时间:天宝四年(745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由东鲁南游吴越前夕所作。
  • 动机:借梦游名山抒写对自由仙境的向往,表达对现实权贵的蔑视。
  • 历史语境:盛唐道教盛行,李白受箓为道士,诗中大量化用《楚辞》《游仙诗》意象。

赏析

  1. 浪漫主义手法:
    • 虚实结合:瀛洲(虚)→天姥(实)→梦境(虚)→现实(实)
    • 夸张对比:”四万八千丈””势拔五岳”突显天姥雄伟。
  2. 结构艺术:
    • 梦前(起兴)→梦中(飞渡→登山→遇仙)→梦醒(悟世)
    • 句式多变:杂言穿插,从四言到九言,节奏跌宕。
  3. 思想内核:
    • “安能摧眉折腰”句为诗眼,体现盛唐士人的精神傲骨。
    • 道教思想与楚辞传统的融合,展现”谪仙人”气质。

评价

  1. 古代:
    • 严羽《沧浪诗话》:”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 苏轼:”此诗语带烟霞,肺腑皆仙气。”
  2. 现代:
    • 闻一多:”盛唐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梦与醒的辩证达到哲学高度。”
    • 袁行霈:”将游仙诗推向新境界,个人抒情与社会批判完美结合。”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