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拼音

huā jiān yī hú jiǔ ,dú zhuó wú xiàng qīn 。
jǔ bēi yāo míng yuè ,duì yǐng chéng sān rén 。
yuè jì bú jiě yǐn ,yǐng tú suí wǒ shēn 。
zàn bàn yuè jiāng yǐng ,háng lè xū jí chūn 。
wǒ gē yuè pái huái ,wǒ wǔ yǐng líng luàn 。
xǐng shí tóng jiāo huān ,zuì hòu gè fèn sàn 。
yǒng jié wú qíng yóu ,xiàng qī miǎo yún hàn 。

注释

  1. 独酌无相亲:独自饮酒没有亲近之人相伴
  2. 对影成三人:将月亮和自己的影子拟人化为酒伴
  3. 不解饮:不懂得饮酒
  4. 将:与、和
  5. 及春:趁着美好春光
  6. 无情游:超越世俗情感的遨游
  7. 邈云汉:遥远的银河

译文

在花丛间备下一壶美酒,独饮无亲无故之人相伴。
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共饮,加上影子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懂饮酒之乐,影子也只是徒然跟随。
暂且以明月和影子为伴,及时行乐莫负春光。
我歌唱时月亮徘徊不去,我起舞时影子凌乱摇曳。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醉后便各自离散。
愿与你们永结忘情之友,相约在那遥远的银河。

背景

  • 时间:天宝三载(744年)春
  • 地点:长安(被”赐金放还”后)
  • 个人境遇:
    • 政治失意(离开翰林院)
    • 知交零落(与杜甫等友人分离)
  • 文学渊源:
    • 继承魏晋”孤独饮酒”传统(如阮籍)
    • 开创”月下独酌”新题材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创新:
    • “三人”意象(我、月、影)的孤独美学
    • “无情游”的哲学升华
  • 情感结构:
    孤独→自遣→狂欢→超脱的递进
  • 语言风格:
    五言古诗的简练与歌行体的流畅结合

2. 情感表达

  • 表层:月下独饮的闲适
  • 中层:天才孤寂的苦闷
  • 深层:天人合一的超越

3. 诗学突破

  • 打破传统”独酌”题材的悲苦基调
  • 创造”以乐写哀”的典范
  • 实践庄子”物我合一”的哲学观

评价

  1. 《唐宋诗醇》:
    “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境最不易到。”
  2. 明代唐汝询:
    “白此诗出,千古独酌者皆废。”
  3. 现代学者:
  • 闻一多称为”最李白的诗”
  • 宇文所安认为展现”盛唐孤独的极致美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