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其四

李白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拼音

qióng chóu qiān wàn duān ,měi jiǔ sān bǎi bēi 。
chóu duō jiǔ suī shǎo ,jiǔ qīng chóu bú lái 。
suǒ yǐ zhī jiǔ shèng ,jiǔ hān xīn zì kāi 。
cí sù wò shǒu yáng ,lǚ kōng jī yán huí 。
dāng dài bú lè yǐn ,xū míng ān yòng zāi 。
xiè áo jí jīn yè ,zāo qiū shì péng lái 。
qiě xū yǐn měi jiǔ ,chéng yuè zuì gāo tái 。

注释

  1. 酒圣:指酒中圣人,典出《三国志》徐邈典故
  2. 辞粟卧首阳: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3. 屡空饥颜回:颜回”箪食瓢饮”的贫士形象
  4. 蟹螯金液:将蟹钳比作仙药(金液)
  5. 糟丘蓬莱:酒糟堆成山,视作仙境
  6. 乘月醉高台:月夜登台畅饮

译文

世间穷愁有千万种,我有美酒三百杯。
愁绪虽多酒虽少,酒尽时愁已不在。
因此方知酒中圣,酒至酣处心自开。
学伯夷叔齐饿死首阳?效颜回贫困潦倒?
当代若不畅饮美酒,虚名要来有何用?
蟹钳即是长生药,酒糟堆成蓬莱山。
只管痛饮这美酒,趁着月色醉高台!

背景

  • 时间:天宝三载(744年)春,组诗终章
  • 思想发展:
    • 前两首:孤独体验→酒哲学
    • 本首:对儒家贫士观的解构
  • 社会背景:
    • 对当时”伪隐”风气的反讽
    • 李白”赐金放还”后的身份焦虑

赏析

1. 解构艺术

  • 颠覆性比喻:
    • “蟹螯=仙药”的物质升华
    • “糟丘=蓬莱”的俗世仙境
  • 双重反讽:
    • 表面否定伯夷、颜回
    • 实则批判当时”求名假隐”现象

2. 三重超越

  • 物质层:酒的物质性被神圣化
  • 价值层:消解传统贤士标准
  • 存在层:确立”即时行乐”的生命哲学

3. 诗学突破

  • 开创”酒神颂”式抒情
  • 将俚俗意象(蟹螯、糟丘)诗化
  • 五言古诗的戏剧性张力

评价

  1. 明代朱谏《李诗辨疑》:
    “此篇放言骇俗,实乃反照汲汲求名者。”
  2. 清代《唐宋诗醇》:
    “白之饮酒,正是不溺于酒处。”
  3. 现代研究:
  • 吉川幸次郎称为”中国式的尼采宣言”
  • 宇文所安指出”对儒家价值观的诗意暴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