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拼音
niú zhǔ xī jiāng yè ,qīng tiān wú piàn yún 。
dēng zhōu wàng qiū yuè ,kōng yì xiè jiāng jun1 。
yú yì néng gāo yǒng ,sī rén bú kě wén 。
míng cháo guà fān xí ,fēng yè luò fēn fēn 。
注释
- 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西北,北临长江。
- 西江:今长江自南京至江西一段。
- 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谈论,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 高咏:高声吟诵诗作
- 挂帆席:扬帆启程
译文
秋夜我在西江的牛渚山附近泊船,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彩。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的谢尚将军。我也能够吟哦袁宏那样的好诗,可惜没有那识才的将军来倾听。明天我就要挂帆起航离开这里,此时只有纷纷飘落的枫叶送行。
背景
此诗约作于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初游江东时。诗人夜泊牛渚,触景生情,联想到东晋谢尚在此赏识袁宏的典故,感慨知音难遇。时年26岁的李白尚未得志,诗中既有怀古之思,又暗含自身不遇的惆怅。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灵意境:以”青天无片云”营造澄明境界
- 今昔对照:谢尚识才与自身不遇形成反差
- 意象经营:秋月、枫叶等意象烘托萧瑟氛围
- 结构精巧:从夜泊到明朝的时空转换自然
- 情感表达:
- 对历史知遇的向往
- 怀才不遇的寂寥
- 人生漂泊的感伤
- 末句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 诗学价值:
- 体现李白五律”清水出芙蓉”的特点
- 开创”夜泊怀古”的抒情模式
- 将个人感慨融入历史沉思
评价
- 古代评点:
- 《唐诗别裁》评:”清空一气,最为高格”
- 《唐宋诗醇》赞:”天机自然,不可凑泊”
- 现代研究:
- 林庚认为此诗”展现了李白早期的艺术风格”
- 袁行霈指出诗中”蕴含着盛唐士人的精神追求”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