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拼音
rì guān dōng běi qīng ,liǎng yá jiá shuāng shí 。
hǎi shuǐ luò yǎn qián ,tiān guāng yáo kōng bì 。
qiān fēng zhēng zǎn jù ,wàn hè jué líng lì 。
miǎn bǐ hè shàng xiān ,qù wú yún zhōng jì 。
zhǎng sōng rù yún hàn ,yuǎn wàng bú yíng chǐ 。
shān huā yì rén jiān ,wǔ yuè xuě zhōng bái 。
zhōng dāng yù ān qī ,yú cǐ liàn yù yè 。
注释
- 日观:泰山日观峰
- 双石:指日观峰两侧巨石
- 缅:遥想
- 鹤上仙:乘鹤仙人(王子乔典故)
- 安期:安期生(秦代仙人)
- 玉液:仙药
译文
日观峰向东北倾斜,两崖对峙夹双石。
云海奔涌落眼前,天光映照碧空寂。
千座山峰争相聚,万道深谷险绝极。
遥想乘鹤飞升仙,一去无踪云中迹。
长松直插九霄外,远望不足一尺余。
山花迥异人间色,五月犹绽白雪衣。
终将得遇安期生,在此同炼玉液剂。
背景
本诗为《游泰山六首》第五首,作于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泰山之行。时值初夏五月,诗人立足日观峰,通过”俯视-平眺-仰观”的多维视角,既描绘泰山雄奇,又抒发求仙之志。诗中”五月雪”的异常景象,暗合李白追求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经营:构建”崖石-海水-天光”的垂直空间
- 夸张手法:”长松不盈尺”的视觉变形
- 反常合道:”五月雪”的悖理之美
- 用典自然:鹤上仙、安期生典故的有机融入
- 情感表达:
- 对自然奇观的震撼
- 对仙踪渺茫的怅惘
- 求仙意志的坚定
- 末句”炼玉液”体现的实践精神
- 诗学突破:
- 开创”实景-仙思-修行”的三段式结构
- 将道教炼丹术转化为诗意意象
- “五月雪”意象成为李白超现实描写的典范
评价
- 古代评点:
- 《唐诗别裁》:”‘五月雪’三字,奇绝千古”
- 《李诗直解》:”结语炼玉液,非泛泛求仙语”
- 现代研究:
- 闻一多称其”展现了李白式的宇宙视角”
- 宇文所安认为”五月雪意象具有道教内丹学的隐喻”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