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晓望

李白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拼音

tiān tái lín sì míng ,huá dǐng gāo bǎi yuè 。
mén biāo chì chéng xiá ,lóu qī cāng dǎo yuè 。
píng gāo dēng yuǎn lǎn ,zhí xià jiàn míng bó 。
yún chuí dà péng fān ,bō dòng jù áo méi 。
fēng cháo zhēng xiōng yǒng ,shén guài hé xī hū ?
guān qí jì wú ní ,hǎo dào xīn bú xiē 。
pān tiáo zhāi zhū shí ,fú yào liàn jīn gǔ 。
ān dé shēng yǔ máo ?qiān chūn wò péng què 。

注释

  • 天台:天台山(今浙江天台县)
  • 四明:四明山(浙东名山)
  • 华顶:天台山主峰
  • 赤城:天台山赤城山
  • 溟渤:泛指大海
  • 朱实:红色果实(传说中仙果)
  • 蓬阙:蓬莱仙宫

译文

天台山紧邻四明,华顶峰雄冠百越。
山门映赤城霞光,楼阁栖沧海明月。
登高极目远眺望,俯瞰可见东海阔。
云层低垂大鹏飞,波涛汹涌巨鳌没。
风潮相激争澎湃,神怪出没多幻灭。
观此奇景无边际,慕道之心永不歇。
攀枝采摘仙朱果,服食丹药炼金骨。
何时能生双飞翼,永驻仙宫享长乐。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初游浙东时期。时年26岁的李白正值壮游天下之际,登临道教圣地天台山,将山海奇观与求仙之思融为一体。诗中既展现浙东山海的壮丽景色,又表达对修道成仙的向往,是李白早期游仙诗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构建:”邻-高-标-栖-见”的多维视角转换
    • 神话意象:大鹏、巨鳌等《庄子》典故的化用
    • 动态描写:”垂-翻-动-没”的连续动作呈现
    • 炼字精妙:”争”字活化风潮搏击之势
    1. 情感表达:
    • 对山海奇观的惊叹
    • 对神仙世界的憧憬
    • 炼丹修行的决心
    • “生羽毛”体现的飞升渴望
    1. 诗学价值:
    • 早期山水游仙诗的典范
    • 将道教思想与山海景观完美结合
    • “大鹏-巨鳌”意象成为李白精神符号的雏形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唐诗品汇》:”气象雄杰,是太白本色”
    • 《李诗纬》:”‘云垂’二语,已见谪仙手段”
    1. 现代研究:
    • 松浦友久指出此诗”奠定了李白山水诗的基本范式”
    • 袁行霈认为”巨鳌意象源自《列子》的海洋想象”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