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拼音
jìng hú sān bǎi lǐ ,hàn dàn fā hé huā 。
wǔ yuè xī shī cǎi ,rén kàn ài ruò yē 。
huí zhōu bú dài yuè ,guī qù yuè wáng jiā 。
注释
-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
- 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花苞
- 若耶:若耶溪,西施浣纱处
- 越王家:指越王勾践的宫殿
译文
三百里镜湖水面上,
荷花绽放吐露芬芳。
五月西施来采莲,
围观人群挤满若耶溪畔。
不等月出就掉转船头,
径直回到越王的宫殿。
背景
- 创作时间:盛唐时期(约725年李白游历吴越时)
- 历史典故:
- 借用西施入吴的传说
- 融合江南采莲民俗
- 文学传承:
- 延续《子夜四时歌》传统
- 创新性地加入历史人物元素
赏析
- 艺术特色:
- 色彩明丽:”荷花”与”西施”相映成趣
- 动静结合:采莲活动与静态湖景
- 留白艺术:末句暗示西施命运
- 人物塑造:
- 西施形象:美丽而身不由己
- 群众反应:侧面烘托西施之美
- 深层意蕴:
- 表面写景,实则暗喻美人政治
- 对女性命运的隐晦思考
评价
- 明代钟惺:”五字写尽江南夏日。”
- 清代王琦:”咏史而不著议论,最得风人之旨。”
- 现代学者认为这是”最富画面感的唐代采莲诗”。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