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拼音
wǔ yuè tiān shān xuě ,wú huā zhī yǒu hán 。
dí zhōng wén shé liǔ ,chūn sè wèi céng kàn 。
xiǎo zhàn suí jīn gǔ ,xiāo mián bào yù ān 。
yuàn jiāng yāo xià jiàn ,zhí wéi zhǎn lóu lán 。
注释
- 天山:指祁连山(匈奴称”天山”)
- 折柳:《折杨柳》曲,寓离别之意
- 金鼓:古代军中乐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
- 玉鞍:装饰华美的马鞍
-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代指敌人
译文
五月的天山依然积雪,
不见鲜花只有严寒。
笛声里听到《折杨柳》,
却从未见过真正春色。
拂晓随着战鼓出击,
夜晚抱着马鞍入眠。
宁愿用腰间宝剑,
径直去斩杀楼兰敌酋。
背景
- 创作时间:天宝二年(743年)供奉翰林期间
- 历史背景:
- 唐朝与吐蕃在西北持续交战
- 李白借边塞题材抒发报国之志
- 文学传统:
- 继承乐府《出塞》《入塞》传统
- 开创盛唐边塞诗新风格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对比:内地五月与边塞飞雪的强烈反差
- 感官描写:听觉(笛声)与视觉(雪景)交织
- 典型场景:选取”晓战””宵眠”两个典型片段
- 情感表达:
- 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
- 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 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 语言风格:
- 劲健有力:”直为斩楼兰”的决绝
- 凝练含蓄:”春色未曾看”的深意
评价
- 明代胡应麟:”语极雄浑,而意极含蓄。”
- 清代沈德潜:”四十字中,有气象,有筋骨。”
- 现代学者视其为”盛唐边塞诗转型期的代表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