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拼音

měi rén juàn zhū lián ,shēn zuò pín é méi 。
dàn jiàn lèi hén shī ,bú zhī xīn hèn shuí 。

注释

  • 深坐:久坐
  • 颦蛾眉:皱眉(”蛾眉”指女子秀眉)
  • 但见:只见
  • 心恨:心中幽怨

译文

佳人卷起珍珠帘,久坐深闺蹙秀眉。
只见泪痕沾衣湿,难知心中怨阿谁。

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不详,从风格判断应属李白早期作品。诗人以白描手法刻画闺怨场景,继承南朝宫体诗传统而更显含蓄,可能是李白模仿乐府民歌的练笔之作,展现其对女性心理的细腻把握。

赏析

  1. 艺术特色:
  • 镜头语言:”卷帘-深坐-颦眉-泪痕”的渐进特写
  • 留白艺术:”恨谁”的开放式结尾
  • 细节刻画:”湿”字体现泪痕的新鲜度
  • 声韵设计:平仄相协,末句平声收尾余韵悠长
  1. 情感表达:
  • 闺中女子的孤寂
  • 爱而不得的幽怨
  • 欲说还休的含蓄
  • “不知”二字体现的复杂心理
  1. 诗学价值:
  • 唐代闺怨诗的典范
  • 二十字呈现完整戏剧场景
  • 体现李白”清水出芙蓉”的语言风格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唐诗归》:”二十字有千万言不尽之意”
  • 《李诗直解》:”乐府遗响,妙在不说破”
  1. 现代研究:
  • 苏雪林称其为”中国最早的微表情诗”
  • 宇文所安认为”展现了李白对女性心理的非凡洞察”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