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拼音
zhǎng xiàng sī ,zài zhǎng ān 。
luò wěi qiū tí jīn jǐng lán ,wēi shuāng qī qī diàn sè hán 。
gū dēng bú míng sī yù jué ,juàn wéi wàng yuè kōng zhǎng tàn 。
měi rén rú huā gé yún duān 。
shàng yǒu qīng míng zhī gāo tiān ,xià yǒu lù shuǐ zhī bō lán 。
tiān zhǎng lù yuǎn hún fēi kǔ ,mèng hún bú dào guān shān nán 。
zhǎng xiàng sī ,cuī xīn gān 。
注释
- 络纬:蟋蟀
- 金井阑:雕饰精美的井栏
- 簟:竹席
- 青冥:青天
- 渌水:清澈的水
- 关山:边关山川
译文
绵绵思念,系在长安。
秋夜蟋蟀井栏啼鸣,薄霜凄冷竹席生寒。
孤灯昏暗思念欲绝,卷帘望月空自长叹。
如花美人遥隔云端。
上有苍茫九重高天,下有清澈万里波澜。
天长路远魂魄飞渡苦,梦魂难越重重关山。
这绵绵相思,令人肝肠寸断。
背景
这两首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后。时年43岁的李白借男女相思题材,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长安”与”美人”的意象,既是对往昔宫廷生活的追忆,也暗含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双重意象系统:表层写男女相思,深层抒政治情怀
- 空间构建:从长安到边关的宏大地理跨度
- 感官交响:视觉(月、花)、听觉(瑟、琴)、触觉(霜、寒)的立体呈现
- 情感表达:
- 理想难觅的焦灼
- 执着无悔的追求(”愿随春风”)
- 末句”明镜”意象的自我确认
- 诗学突破:
- 将乐府旧题提升为政治抒情诗
- 开创”双重寄托”的抒情模式
- 七言歌行体的典范之作
评价
- 古代评点:
- 《唐宋诗醇》:”二首蝉联,寄托遥深”
- 《李诗直解》:”‘摧心肝’三字,太白本色”
- 现代研究:
- 闻一多认为”展现了盛唐文人理想与现实的永恒矛盾”
- 宇文所安指出”凤凰柱/鸳鸯弦的乐器意象具有文化密码性质”
- 文学史意义:
- 政治隐喻诗的巅峰之作
- 李白”长安情结”的集中体现
- 影响后世”以男女喻君臣”的创作传统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