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拼音
fēng huǒ dòng shā mò ,lián zhào gān quán yún 。
hàn huáng àn jiàn qǐ ,hái zhào lǐ jiāng jun1 。
bīng qì tiān shàng hé ,gǔ shēng lǒng dǐ wén 。
héng háng fù yǒng qì ,yī zhàn jìng yāo fēn 。
注释
- 甘泉:甘泉宫,汉代离宫,代指唐长安行宫
- 汉皇:借汉指唐,实指唐玄宗
- 李将军:李广,此处喻唐将
- 兵气:战争气氛
- 陇底:陇山脚下,指战场
- 妖氛:敌军凶气
译文
烽火在沙漠上燃起,
火光映红甘泉宫的云。
皇帝按剑勃然震怒,
急召飞将军出征。
杀气直冲九霄云外,
战鼓声震荡陇山。
将士们仗着勇气纵横驰骋,
一战扫清边患妖氛。
背景
- 创作时间:天宝后期(约753年)
- 历史原型:
- 暗指王忠嗣破吐蕃战役
- 反映天宝年间”防秋”军事制度
- 组诗地位:
- 作为组诗终章具有总结性
- 回归传统边塞诗的凯旋主题
赏析
- 艺术特征:
- 三维空间构建:
↑ 天上(兵气)
→ 地面(横行)
↓ 地底(鼓声) - 色彩对比:
• 烽火赤红
• 战云玄黑
• 剑光雪白
- 三维空间构建:
- 军事美学:
- 速度感:”动””照””起””召”的连续动态
- 力量感:”按剑””合””闻””战”的动词张力
- 声画交响:视觉(烽火)与听觉(鼓声)通感
- 结构精妙:
烽火(因)→ 召将(果)→气势(虚)→ 战果(实)
评价
- 明代胡应麟:”结响铿訇,如闻钲铙。”
- 清代沈德潜:”六首总结,有龙跳天门之势。”
- 近人高步瀛推为”唐边塞诗最雄浑的收束”。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