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拼音
shǔ sēng bào lǜ qǐ ,xī xià é méi fēng 。
wéi wǒ yī huī shǒu ,rú tīng wàn hè sōng 。
kè xīn xǐ liú shuǐ ,yú xiǎng rù shuāng zhōng 。
bú jiào bì shān mù ,qiū yún àn jǐ zhòng 。
注释
- 蜀僧濬:来自蜀地的僧人法名濬
- 绿绮:司马相如传世名琴
- 万壑松:千山万壑的松涛声
- 流水:典出《列子》伯牙鼓琴志在流水
- 霜钟:《山海经》载丰山有钟霜降则鸣
译文
蜀僧怀抱着绿绮琴,从峨眉山西麓而来。
为我挥手弹奏一曲,似听到万壑松涛澎湃。
心灵如被流水涤净,余音融入霜天钟声。
不觉青山已罩暮色,秋云层层转深转浓。
背景
此诗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游巴蜀时期。时年24岁的李白在峨眉山结识蜀僧濬,诗中既记录听琴体验,又融入对蜀地山水的感悟,是李白早期音乐诗的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通感运用:将琴声转化为”松涛-流水-钟声”的听觉链
- 时空压缩:从”挥手”到”山暮”的时间流逝感
- 典故意象:绿绮、流水、霜钟的文化密码
- 色彩渐变:”碧山-秋云”的视觉层次
- 情感表达:
- 对高超琴艺的赞叹
- 心灵净化的愉悦
- 物我两忘的禅悦
- 末句”秋云”体现的怅然若失
- 诗学价值:
- 唐代音乐诗的典范
- 将佛教意境与道家美学融合
- “挥手-万壑”的夸张成为经典表达
评价
- 古代评点:
- 《唐诗品汇》:”一结有不尽之妙”
- 《李诗直解》:”‘洗’字炼得奇绝”
- 现代研究:
- 林庚称其为”盛唐艺术精神的音画呈现”
- 松浦友久指出”霜钟意象具有佛教时间观意味”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