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拼音

dà péng yī rì tóng fēng qǐ ,fú yáo zhí shàng jiǔ wàn lǐ 。
jiǎ lìng fēng xiē shí xià lái ,yóu néng bò què cāng míng shuǐ 。
shì rén jiàn wǒ héng shū diào ,jiàn yú dà yán jiē lěng xiào 。
xuān fù yóu néng wèi hòu shēng ,zhàng fū wèi kě qīng nián shǎo 。

注释

  • 李邕:唐代书法家、渝州刺史
  • 扶摇:旋风(《庄子·逍遥游》)
  • 簸却:掀起、激荡
  • 沧溟:大海
  • 殊调:与众不同的言论
  • 宣父:孔子(唐贞观年间追谥)

译文

大鹏终有一日随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云霄。
纵使风停时坠落人间,仍能掀起沧海巨浪涛。
世人见我总觉言论奇异,听闻豪言皆报以冷笑。
孔子尚知敬畏后生才俊,大丈夫岂可轻视年少。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八年(720年)李白游渝州拜谒李邕时。时年19岁的李白初出茅庐,因言论狂放被李邕冷遇,遂作此诗自陈抱负。诗中大鹏意象成为李白终生精神图腾,展现其非凡自信。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经营:大鹏形象的动态塑造(起-上-落-簸)
  • 对比手法:”世人冷笑”与”宣父畏后生”的价值观对立
  • 用典创新:将《庄子》寓言转化为自我象征
  • 节奏铿锵:七言句式与入声韵的强烈顿挫
  1. 情感表达:
  • 鲲鹏之志的豪迈
  • 怀才不遇的愤懑
  • 对权威挑战的勇气
  • 末句的历史责任感
  1. 诗学突破:
  • 开创”少年言志”的新范式
  • 将哲学寓言转化为诗歌意象
  • “大言”美学观的宣言式表达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唐诗别裁》:”自是太白本色语”
  • 《李诗直解》:”‘簸却沧溟’四字,气压千古”
  1. 现代研究:
  • 闻一多称其为”盛唐青春精神的最高宣言”
  • 宇文所安认为”大鹏意象的改造体现诗人的自我神话”
  1. 文学史意义:
  • 李白早期诗风的标志性作品
  • 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言志诗之一
  • 影响后世豪放诗派创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