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拼音

bái jiǔ xīn shú shān zhōng guī ,huáng jī zhuó shǔ qiū zhèng féi 。
hū tóng pēng jī zhuó bái jiǔ ,ér nǚ xī xiào qiān rén yī 。
gāo gē qǔ zuì yù zì wèi ,qǐ wǔ luò rì zhēng guāng huī 。
yóu shuō wàn chéng kǔ bú zǎo ,zhe biān kuà mǎ shè yuǎn dào 。
huì jī yú fù qīng mǎi chén ,yú yì cí jiā xī rù qín 。
yǎng tiān dà xiào chū mén qù ,wǒ bèi qǐ shì péng hāo rén 。

注释

  • 南陵:今安徽南陵县
  • 万乘:指皇帝(周制天子兵车万乘)
  • 买臣:朱买臣(西汉会稽人,早年贫贱被妻轻视)
  • 入秦:指赴长安(陕西属秦地)
  • 蓬蒿人:草野平民

译文

新酿白酒恰熟我从山中归,黄鸡啄食黍粒秋正肥美。
唤童仆杀鸡备酒畅饮,儿女嬉笑着牵拉我衣袂。
高歌痛饮聊以自慰,酒酣起舞与落日争辉。
遗憾未能早日游说君王,如今扬鞭策马踏上远道。
会稽愚妇曾轻视朱买臣,我也辞家西行入秦关。
仰天大笑迈出门去,我等岂是久居草野之辈!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秋,李白42岁时应诏入京时。诗人接到玄宗征召后,与家中儿女告别,诗中既洋溢壮志得酬的喜悦,又暗含对早年坎坷的愤懑,是研究李白长安时期思想的重要文献。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场景跳跃:从家宴到历史的蒙太奇转换
  • 对比手法:”愚妇轻买臣”与”仰天大笑”的强烈反差
  • 动作描写:”呼-烹-酌-牵-歌-舞”的连续动态
  • 声韵设计:入声韵(归/肥/衣/辉)转平声韵(道/秦/人)
  1. 情感表达:
  • 应召入京的狂喜
  • 对轻视者的反击
  • 自我价值的确认
  • 末句”蓬蒿人”的傲岸宣言
  1. 诗学突破:
  • 将个人际遇提升为生命宣言
  • 开创”告别-抒怀”的复合抒情模式
  • “仰天大笑”成为李白的精神符号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唐诗别裁》:”‘仰天大笑’四字,画出谪仙神采”
  • 《李太白诗醇》:”结句二十字,气吞寰宇”
  1. 现代研究:
  • 林庚称其为”盛唐知识分子最豪迈的宣言”
  • 袁行霈指出”买臣典故反映唐代寒士的普遍焦虑”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