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拼音
wǒ xiǔ wǔ sōng xià ,jì liáo wú suǒ huān 。
tián jiā qiū zuò kǔ ,lín nǚ yè chōng hán 。
guì jìn diāo hú fàn ,yuè guāng míng sù pán 。
lìng rén cán piāo mǔ ,sān xiè bú néng cān 。
注释
- 五松山:今安徽铜陵南
- 荀媪:姓荀的老妇人
- 雕胡饭:菰米饭(古代平民食物)
- 漂母:韩信落魄时赠饭的洗衣老妇(《史记》典)
译文
我夜宿五松山下,寂寞中毫无欢愉。
农家秋收劳作辛苦,邻家女子寒夜舂米。
老媪跪奉上菰米饭,月光照亮素净餐盘。
令我惭愧如对漂母,再三致谢难以下咽。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李白漫游皖南时期。时年53岁的诗人接触底层民众生活,诗中突破”谪仙”形象,展现对劳苦民众的深切同情,是李白晚期诗风转变的重要标志。
赏析
- 艺术特色:
- 白描手法:”夜舂寒”三字写尽田家艰辛
- 细节刻画:”跪进”体现老媪的诚挚
- 用典自然:漂母典与当下情境完美融合
- 光影运用:月光与素盘的洁净意象
- 情感表达:
- 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 阶层差异的自省
- 受之有愧的不安
- 末句”不能餐”的复杂心绪
- 诗学突破:
- 李白诗中罕见的现实主义力作
- 将贵族乐府题材转向民间书写
- “跪进”细节开创唐诗新表现角度
评价
- 古代评点:
- 《唐宋诗醇》:”仁人之言,恻然动人”
- 《李诗直解》:”‘三谢’二字,太白平生所未有”
- 现代研究:
- 郭沫若称其为”李白诗歌的人民性高峰”
- 林庚指出”月光素盘意象体现的圣洁感”
- 文学史意义:
- 唐代田园诗的重要变奏
- 李白晚期诗风的代表作
- 影响后世”悯农”题材创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